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55.44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路謹慎的樣子。《說文解字.部》:「逯,行謹逯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迅速。《說文解字.部》:「适,疾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改變。《楚辭.屈原.九歌.湘君》:「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參見「屯邅」、「邅回」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走。五代周.衛元嵩《元包經.卷二.少陽四》:「漸,之癶。」唐.蘇源明.傳:「足有所行也。」唐.李江.注:「癶,行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逶遲」、「逶隨」、「逶迤」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逼迫。《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鄰舍比里,共相壓迮。」宋.蘇轍〈和子瞻沉香山子賦〉:「紛然馳走,不守其宅,光寵所眩,憂患所迮。」
1.狹窄。通「窄」。《三國志.卷三六.蜀書.張飛傳》:「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唐.杜甫〈溪上〉詩:「古苕生迮地,秋竹隱疏花。」
2.倉促。《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季子猶不受也。」漢.何休.注:「迮,倉卒意。」
姓。如明代有迮原霖。
(一)之又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遷徙、轉易、變遷。《說文解字.部》:「迻,遷徙也。」《楚辭.劉向.九歎.遠遊》:「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屢懲艾而不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遵循。《書經.康誥》:「今民將在祇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資治通鑑.卷六八.漢紀六十.獻帝建安二十四年》:「繼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臨雍拜老,橫經問道。」
句首發語詞,無義。《詩經.大雅.文王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
姓。如宋代有遹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邏逤:城市名。唐代時吐蕃的都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違背、違逆。《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廣川惠王劉越傳》:「宮人畏之,莫敢復迕。」
2.遇、逢。《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王甫時出,與蕃相迕。」
3.觸犯、冒犯。《資治通鑑.卷六三.漢紀五十五.獻帝建安五年》:「公貌寬而內忌,不亮吾忠,而吾數以至言迕之。」《聊齋志異.卷二.巧娘》:「笑問:『何迕巧娘?』生言:『不自知罪。』」
4.夾雜、錯雜。《文選.宋玉.風賦》:「耾耾雷聲,迴穴錯迕。」唐.李善.注:「錯迕,雜錯交迕也。」清.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毗陵驛馬》:「蹏聲、鐸聲、箠聲迕交衢,晝夜不絕。」
(一)之又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