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68.65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忽走忽跳。《說文解字.部》:「,乍行乍止。」《儀禮.公食大夫禮》「賓栗階升不拜」句下漢.鄭玄.注:「不拾級而下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心、滿足。如:「諸事不遂」。《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長卿久宦遊不遂,而來過我。」《紅樓夢》第四六回:「天下的事未必都遂心如意的。」
2.順從、順應。如:「半身不遂」。《國語.周語下》:「節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風。」
3.成功、成就。如:「殺人未遂」。唐.柳宗元〈瓶賦〉:「功成事遂,復於土泥。」《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男兒未遂平生志,且樂高歌入醉鄉。」
4.進、通達。《易經.大壯卦.上六》:「象曰:不能退,不能遂。」
5.薦舉、進用。《書經.仲虺之誥》:「佑賢輔德,顯忠遂良。」《禮記.月令》:「命太尉,贊桀俊,遂賢良,舉長大。」
6.生長。《漢書.卷二二.禮樂志》:「青陽開動,根荄以遂。」
7.盡、止。《禮記.曲禮上》:「有後入者,闔而勿遂。」
1.終究、竟然。《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及高祖貴,遂不知老父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此人後生無比,遂不為世所稱,亦是奇事。」
2.就、於是。《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而穆公用之并國三十,遂霸西戎。」
1.遠郊、郊外。《書經.費誓》:「魯人三郊三遂,峙乃芻茭。」《禮記.王制》:「不變,移之遂,如初禮。」
2.小溝。《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儒林外史》第四○回:「溝間有洫,洫間有遂。」
3.古代射箭的人所穿的臂衣。《儀禮.大射禮》:「袒決遂,執弓右,挾之出。」
(一)之又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滿一年。如:「週歲」。《野叟曝言》第一七回:「爹爹知恩報恩,寫下遺囑,昨日才過週年,你就翻爹爹的招嗎?」
2.星期。如:「週末」。
3.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週等於一星期。如:「歷時四週」。
4.環繞區域的外圍部分。同「周」。《三國演義》第二○回:「與天子獵於許田,軍士排開圍場,週廣二百餘里。」《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我如今添造房屋,修理得錦錦簇簇,週迴花木,栽植得整整齊齊。」
環繞循迴。通「周」。《紅樓夢》第一三回:「嬸嬸好痴也。否極泰來,榮辱自古週而復始,豈人力能可常保的。」
1.一星期一次的。如:「週刊」。
2.全部、整個。通「周」。《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一痛快,不覺收了眼淚,嗤的一笑,立刻頭就不暈了,心寬體胖,週身的衣裳也合了折兒了。」
普遍、全、都。通「周」。如:「眾所週知」。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嘉靖壬子,城外週鑿城隍,至正南迤東,竁地丈許,有絡石,工役斲截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部、整個。形容到處都是。如:「遍體鱗傷」、「哀鴻遍野」、「滿山遍野」。宋.張俞〈蠶婦師〉:「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齣:「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
沒有一處遺漏的。如:「遍布」、「遍歷」、「紅遍東南亞」。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棄疾〈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詞:「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布滿。如:「朋友遍天下」。
量詞。計算動作頭尾經歷的單位。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曰:『吾於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
(一)之語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仍舊、依然。如:「還是老樣子。」、「還是那麼年輕漂亮。」宋.歐陽修〈蝶戀花.誰道閒情拋棄久〉詞:「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2.猶、尚。如:「時間還早。」、「還有事嗎?」唐.杜牧〈贈別〉詩二首之二:「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宋.陳與義〈中牟道中〉詩:「雨意欲成還未成,歸雲卻作伴人行。」
3.反而、卻。唐.白居易〈哭皇甫七郎中〉詩:「不得人間壽,還留身後名。」《西遊記》第八回:「橋下河裡雖結滿了冰,還有水聲從那冰下潺潺的流。」
4.已、已經。唐.杜荀鶴〈下第東歸將及故園有作〉詩:「上國獻詩還不遇,故園經亂又空歸。」《董西廂》卷五:「我眼巴巴的盼今宵,還二更左右不來到。」
5.更,表示程度。如:「今天比昨天還熱。」五代十國南唐.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詞:「剪不斷,理還亂。」《紅樓夢》第五○回:「他竟比蓋這園子還費工夫了。」
6.再,表示繼續、重複。如:「病好了,還得休息才行。」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7.居然、竟然。如:「還真有你的!」、「你還真有辦法。」
1.或者,表示有選擇。如:「你要吃飯,還是要吃麵?」、「這是一還是二?」
2.且、又,表示皆有。唐.韋莊〈女冠子.昨夜夜半〉詞:「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
1.返回、回來。如:「還鄉」、「生還」、「往還」。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四:「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恢復、回復。如:「還俗」、「還原」、「還他本來面目」。
3.交回、歸還。如:「還書」、「交還」、「還政」、「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4.回報、報復。如:「還禮」、「還擊」、「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5.償付。如:「還債」、「他不還我錢。」唐.杜甫〈歲晏行〉:「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
6.以來。唐.李華〈弔古戰場文〉:「秦漢而還,多事四夷。」
7.圍繞。通「環」。《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還廬樹桑,菜茹有畦。」
姓。如春秋時宋國有還无社。
旋轉。通「旋」。《莊子.庚桑楚》:「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文選.曹植.美女篇》:「羅衣何飄颻,輕裾隨風還。」
輕巧便捷。《詩經.齊風.還》:「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間兮。」
隨即、立刻。《禮記.檀弓下》:「還葬而無椁。」唐.王維〈觀獵〉詩:「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詩經.齊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還〉,刺荒也。」或亦指為稱美獵者之詩。首章二句為:「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閒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行。《說文解字.部》:「徒,步行也。」《易經.賁卦.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亡失、丟掉。《韓非子.難二》:「齊桓公飲酒醉,遺其冠,恥之,三日不朝。」唐.崔國輔〈長樂少年行〉:「遺卻珊瑚鞭,白馬驕不行。」
2.脫漏。《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宋.趙汝鐩〈翁媼歎〉:「愁死未死此何時,縣道賦不遺毫釐。」
3.捨棄。《易經.泰卦》:「包荒,用馮河,不遐遺。」唐.孔穎達.正義:「遺,棄也。」《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遺公子糾不能死,怯也。」唐.司馬貞.索隱:「遺,棄也。謂棄子糾而事小白也。」
4.忘記。《孝經.孝治章》:「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孔子家語.卷七.五刑解》:「鬥變者,生於相陵;相陵者,生於長幼無序而遺敬讓。」
5.留下。如:「不遺餘力」、「遺臭萬年」。《史記.卷一○.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餘皆以給傳置。」唐.杜甫〈哭嚴僕射歸櫬〉詩:「一哀三峽暮,遺後見君情。」
6.離開。《莊子.田子方》:「向者先王形體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文選.曹植.七啟》:「亦將有才人妙妓,遺世越俗。」
7.排泄。《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南史.卷一九.謝靈運傳》:「又嘗於閣省裸袒酣飲,及醉小遺,下霑令史,為南司所彈,幾卿亦不介意。」
8.剩餘。如:「暴露無遺」。
亡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次之又不能拾遺捕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留下的、剩餘未盡的。如:「遺言」、「遺產」。《孟子.公孫丑上》:「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地有遺利,民有餘力。」
贈送、給予。《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表然其言,先遣人以書遺譚。」《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越過、超過。如:「逾牆」、「逾時不候」、「年逾六十」。唐.柳宗元〈哭連州凌員外司馬〉詩:「著書逾十年,幽頤靡不推。」宋.蘇轍〈六國論〉:「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
2.經歷、經過。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時更七代,數逾千祀。」唐.柳宗元〈睢陽廟碑〉:「浩浩烈士,不聞濟師。兵食殲焉,守逾三時。」
更加。《淮南子.原道》:「不足以禁姦塞邪,亂乃逾滋。」《明史.卷二九五.忠義傳七.王勵精傳》:「其墨跡久逾新,滌之不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路途、途徑。如:「鐵道」、「河道」、「國道高速公路」。《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方法、道理。如:「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禮記.中庸》:「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3.真理。《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4.思想、學說。如:「老莊之道」。《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5.技藝、技巧。《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6.中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參見「道家」條。
7.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參見「道教」條。
8.道士的簡稱。如:「老道」、「貧道」、「一僧一道」。
9.宗教的教義、義理。如:「學道」、「得道」、「傳道」、「布道」。
10.古代行政區域名稱:(1)唐太宗貞觀時代分天下為十道,後增為十五道,相當於現在的省。(2)清代和民初在省下設道。
11.量詞:(1)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三道黃線」、「一道閃電」。(2)計算有出入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3)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4)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5)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12.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道朔。
1.說、談。如:「常言道」、「一語道破」、「能言善道」、「說長道短」。《論語.季氏》:「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2.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喜」、「道賀」、「道歉」、「道謝」。
3.以為、認為、料想。如:「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來了!」《紅樓夢》第一一六回:「眾人都見他忽笑忽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舊病。」
4.引導、指引。通「導」。《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明.馬中錫〈中山狼傳〉:「趙簡子大獵於中山,虞人道前,鷹犬羅後。」
由、從。《管子.禁藏》:「故凡治亂之情,皆道上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路。通「徑」。《玉篇.部》:「逕,路逕也。」《莊子.徐无鬼》:「夫逃虛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逕。」唐.杜牧〈山行〉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