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48 ms
共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逃亡、逃跑。《說文解字.兔部》:「逸,失也,兔謾訑善逃也。」《左傳.桓公八年》:「隨師敗績,隨侯逸。」《北史.卷六.齊高祖神武帝本紀》:「見一赤兔,每搏輒逸。」
2.奔跑。《國語.晉語五》:「馬逸不能止,三軍從之。」三國吳.韋昭.注:「逸,奔也。」
3.散失。《書經.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4.釋放。《左傳.成公十六年》:「明日復戰,乃逸楚囚。」
1.放蕩的。《戰國策.楚策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
2.隱逸的。如:「逸老」。《漢書.卷一○.成帝紀》:「故官無廢事,下無逸民。」
3.超群的、超絕的。如:「逸才」。《老殘遊記》第一○回:「六七八段,間以曼衍,愈轉愈清,其調愈逸。」
4.快速的。《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故英人乘斯時也,猶逸禽之赴深林。」
5.舒適、安樂。《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民莫不逸,我獨不敢休。」
1.隱士。《北史.卷三一.高允傳》:「帝乃虛求,搜賢採逸,巖隱投竿,異人並出。」唐.李白〈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提盤飯霜栗。」
2.過失。《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漢.孔安國.傳:「逸,過也。」
|
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言。捉。如:「逮到」、「逮住」、「官兵逮強盜」。
1.及、趕上、達到。如:「力有未逮」。《論語.里仁》:「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2.追捕、捉拿。《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禹坐要斬,請逮捕廣漢。」《明史.卷一六五.丁瑄傳》:「田主訴於縣,縣逮(鄧)茂七。不赴。」
及、到。表時間。《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
參見「逮逮」條。
|
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方。《書經.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逝去、遠去。《文選.張衡.東京賦》:「俟閶風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
1.遙遠。如:「遐荒」、「遐國」。
2.長久、遠大。如:「遐壽」、「松鶴遐齡」。《詩經.小雅.天保》:「降爾遐福,維日不足。」唐.太宗〈九嵕山卜陵詔〉:「末代以來,明辟蓋寡,靡不矜黃屋之尊,慮白駒之過,並多拘忌,希慕遐年。」
1.遠、疏遠。如:「遐布」、「遐眺」、「遐棄」。
2.何、胡。通「胡」。《詩經.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遐不眉壽。」
|
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輪流、更替。如:「更迭」。《詩經.邶風.柏風》:「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2.止。《水滸傳》第一回:「奔到廊下,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3.及、達到。宋.吳文英〈瑞鶴仙.淚荷拋碎璧〉詞:「對小山不迭,寸眉愁碧。」《董西廂》卷二:「一個走不迭和尚,被小校活拿。」
1.交替、輪流。《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剛柔迭用,喜慍分情。」
2.屢次、接連。如:「迭遭挫敗」。《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族居遞奏,金鼓迭起。」《文選.干寶.晉紀總論》:「國政迭移於亂人,禁兵外散於四方。」
|
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之又音。
2.姓。如漢代有過晏。
1.經、歷。《論語.憲問》:「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度。如:「過節」、「過生日」。唐.杜荀鶴〈亂後宿南陵廢寺寄沈明府〉詩:「男兒仗劍酬恩在,未肯徒然過一生。」
3.超出、超越。如:「過分」、「過期」。《論語.公冶長》:「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文選.曹植.白馬篇》:「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4.去。漢.曹操〈精列〉詩:「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唐.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詩:「三伏適已過,驕陽化為霖。」
5.死亡、逝世。如:「過世」。《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存者忽復過,亡沒身自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說是劉老爺子接了家報,老太太過了。」
6.轉移。如:「過戶」、「過帳」。
7.忍受、領受。如:「難過」、「心裡不好過。」
8.拜訪。《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臣有客在市屠中,願枉車騎過之。」清.魏禧〈大鐵椎傳〉:「(高信之)長子燦七歲,少同學,故嘗與過宋將軍。」
太、甚。如:「過獎」。唐.韓愈〈圬者王承福傳〉:「然吾有饑焉,謂其自為也過多,其為人也過少。」《紅樓夢》第五六回:「這是老太太過謙了!」
1.錯誤。如:「不貳過」、「知過能改」、「勇於改過」。《商君書.開塞》:「夫過有厚薄,則刑有輕重。」《孟子.公孫丑下》:「然則盛人且有過與?」
2.量詞。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晉.陸雲〈與兄平原書〉:「前後讀兄文,一再過,便上口語。」《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傳三.何紹基傳》:「初學顏真卿,遍臨漢、魏各碑至千百過。」
1.與「來」、「去」等連用,表示動作的趨向。如:「走過來」、「跳過去」。
2.用於動詞後,表示曾經或已經的意思。如:「看過」、「聽過」、「付過帳」、「吃過晚餐」。
|
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間、空間的距離大。與「近」相對。如:「遙遠」、「邊遠」、「長遠」。《詩經.豳風.七月》:「取彼斧斨,以伐遠揚。」《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因船是年遠的,又帶貨太重,發起漏來。」
2.深奧。如:「深遠」。《易經.繫辭下》:「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
3.血緣關係不近的。如:「遠親不如近鄰」。《禮記.檀弓上》:「有殯,聞遠兄弟之喪,雖緦必往,非兄弟,雖鄰不往。」唐.杜甫〈鄭典設自施州歸〉詩:「中宵愜良會,裴鄭非遠戚。」
姓。如五代時有遠建平。
遠離、不接近。《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
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阻止、禁絕。《詩經.大雅.民勞》:「式遏寇虐,憯不畏明。」《元史.卷一七四.夾谷之奇傳》:「歲大旱,有司議平穀價,以遏騰涌之患。」
2.及。《爾雅.釋言》:「遏、遾,逮也。」晉.郭璞.注:「東齊曰遏,北燕曰遾,皆相及逮。」
3.傷害。《詩經.大雅.文王》:「命之不易,無遏爾躬。」
姓。如清代有遏必隆。
|
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遠。如:「深邃」。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記〉:「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
精通。《漢書.卷四二.任敖傳》:「蒼凡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邃律曆。」
|
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妻所生的兒子。同「嫡」。《左傳.文公十八年》:「殺適立庶,市人皆哭,魯人謂之哀姜。」《公羊傳.隱公元年》:「立適以長,不以賢。」漢.何休.注:「適謂適夫人之子。」
2.敵人。通「敵」。《墨子.旗幟》:「諸守牲格者,三出卻適,守以令召賜食前,予大旗。」《史記.卷八二.田單列傳》:「夫始如處女,適人開戶;後如脫兔,適不及距。」
專主、作主。《詩經.衛風.伯兮》:「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漢.毛亨.傳:「適,主也。」
舒服、自得。如:「舒適」、「安適」。
1.往、至。《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僕。」
2.女子出嫁。《文選.潘岳.寡婦賦》:「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殞。」宋.歐陽修〈江鄰幾墓誌銘〉:「女三人,長適祕書丞蕃蹭。」
3.相合、相當。《後漢書.卷六二.荀爽傳》:「截趾適履,孰云其愚!」宋.蘇軾〈答莫提刑啟〉:「得請江湖,雖適平生之願。」
4.順從。《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
5.貶謫。同「謫」。《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陳涉起匹夫,敺適戍以立號,不滿歲而滅亡。」
1.僅、只。《戰國策.秦策二》:「疑臣者不適三人。」
2.偶然、偶爾。《聊齋志異.卷一.賈兒》:「適從父入市,見帽肆挂狐尾,乞翁市之。」
3.剛才。如:「適才」。《韓非子.內儲》:「王適有言,必可從命。」
4.恰巧。《史記.卷一○七.灌夫傳》:「夫身中大創十餘,適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
|
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導、引導。《書經.太甲上》:「旁求俊彥,啟迪後人。」唐.孔穎達.正義:「乃旁求俊彥之人置之於位,令人開導後人。」
2.進用、任用。《詩經.大雅.桑柔》:「維此良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復。」漢.鄭玄.箋:「國有善人,王不求索,不進用之。」
3.實踐、實行。漢.揚雄《法言.先知》:「為國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譬諸算乎!」晉.李軌.注:「迪,蹈。夫算者,不運籌策不能定其數;治國者,不蹈法度不能致其治。」
4.遵從、依循。《漢書.卷一○○.敘傳下》:「漢迪於秦,有革有因。」
發語詞,無義。有調節音節的作用。《書經.君奭》:「迪惟前人光,施于我沖子。」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