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38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論語治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初趙普再相,人們說他山東人,所讀只有《論語》而已。太宗因此問他,他回答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見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後比喻未出全力就能辦好事情。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論語》治天下。」
〔四正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正譌〕,3卷,明胡應麟(1551-1602)撰。胡氏素有考訂之癖,懼怕偽書將遺誤後學,故以客觀的態度,參考前人的辨偽成果,擷取、遠紹〔漢志〕、〔柳宗元文集〕、〔直齋書錄解題〕、〔黃氏日抄〕,近承〔諸子辨〕、〔丹鉛總錄〕、〔叢錄〕等書,加以分析、歸納,並佐以個人創見,在36歲時完成〔四正譌〕一書,建立起他的辨偽學。
  他認為偽書的分布,以子書最多,經、史、集三書依次減少。依偽書的成分而言,偽書有8類:全偽、真錯以偽、偽錯以真,真偽錯者、真偽疑者、其名偽而書非偽、其出晚而其書非偽。
  胡氏又根據偽書的產生原因、偽作的動機、後人對偽書的了解等方面,在〔四正譌〕...
〔四備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乾隆時所修〔四庫全書〕,收書3,457種,然除輯自〔永樂大典〕之134種,以木活字印行為〔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外,多未印行。且收書既較多,而乾嘉以降清學盛時著述又未收入。光緒初張之洞撰〔書目答問〕,選書約2,000種,民國18年(1929),范希曾補正,又增約2種,皆能反映當時的學術成果及需要。〔四叢刊〕及〔四備要〕即在此時先後問世。
  〔叢刊〕選書,四要籍,分配勻稱。正史則另印為百衲本〔二十四史〕,印刷則據古本縮影,以存其真。
  〔備要〕編印稍後,勢必有所分別:
  經以〔十三經〕為主,凡收漢至唐古注,唐宋人注疏,清人新疏,共3組。又朱熹〔四書集...
文教(韓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國文教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所成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機關,掌理有關教育、科學及教科書之行政事務,並視導及監督地方教育行政機關。
  一九四五年韓國擺脫日本統治,隨即由教育界代表組成韓國教育委員會及中央教育計畫委員會兩個諮詢團體,政府當局在與這兩個團體協商之後成立學務局,作為中央教育行政機關。一九四六年三月政府將學務局提升為文省,一九四八年八月韓國政府正式成立,制定公布政府組織法,正式設立文教
  文教的職權時有增減,唯始終擁有很大權限,根據金梁垣的歸納,其具體職權有下列十六項:
1.規定各級學校的設立及設施標準。2.制定各級各類學校的課程標準或應修業...
教育領航資訊服務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緣起2 青年E樂園2.1 服務隊成立大會2.2 招募對象3 服務精神3.1 服務守則3.2 守則理念說明4 領航服務內容4.1 項目分類4.2 教育訓練資訊4.3 認證與晉升5 聯絡與意見 緣起教育的網站需要長期耕耘,教師教學內容有賴深而廣的線上教育網站輔助。為鼓勵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共同建構維護教育數位學習資源網站,99年四月起教育公開召募及培訓「領航資訊...
聯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內聯盟1.1 理論原則2 內聯盟的樣貌2.1 個人化的內形式2.2 官僚的內聯盟2.3 意識型態的內聯盟2.4 專業的內聯盟2.5 政治...
鼓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吹,古代儀仗隊合奏的音樂。兩鼓吹指南朝齊孔稚珪對宅庭中之蛙鳴不僅不厭煩,反美稱其為「兩鼓吹」。典出《南齊書.卷四八.孔稚珪傳》。後以喻指蛙鳴。
密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積極準備、籌劃。如:「警方正密集署掃黃行動。」
2.八○年代美國署洲際彈道的新觀念。根據這種觀念,當時雷根總統決定在懷俄明州,一個面積只有十五平方英里的小地區內署全MX飛彈。
人員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方案設計或發展小組的成員擔任評鑑工作,稱為內人員評鑑;由於方案發展小組成員多非評鑑領域的專家,所以史克立文(M. Scriven)亦將之稱為業餘的評鑑。
  由內人員進行評鑑的理由主要有幾項:
1.內人員了解方案設計的考量與需求,由其擔任評鑑工作,可取得所需資料,獲得有意義的訊息。2.內人員其有充分的方案專門知識,而評鑑一個方案必然需要方案的相關知識,可以提出切要的問題,檢討方案成敗的關鍵因素。3.內人員與方案的成敗攸關,對於評鑑工作能投入較多心力,以求促進方案的改善。4.便於進行形成性評鑑,立即改進方案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尤其是有些需要長期觀察、紀錄的工作,...
尚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刑的長官,掌全國律令、刑法、徒隸等政。唐代時稱為「大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