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靦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羞愧、難為情而見於顏面。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一.迷痴厥撥》:「柔詞謟笑,專取容悅世,俗謂之迷痴,亦曰迷嬉;中心有愧,見諸顏面者,謂之靦靦。」也作「腼腆」。
暴躁如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暴跳如雷」。見「暴跳如雷」條。01.《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劉媽媽因玉郎走了,又不捨得女兒,難為一肚子氣,正沒發脫,見老公倒前倒後,數說埋怨,急得暴躁如雷。」02.《儒林外史》第六回:「兩隻船上船家都慌了,一齊道:『……若是送到縣裡,他那裡耽得住?如今只是求嚴老爺開恩,高抬貴手,恕過他罷。』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躁如雷。」 
好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害羞,不怕難為情。《紅樓夢》第三二回:「你的活計叫誰做,誰不好意思不做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七回:「到了舍親門口,他不好意思遞片子進來,就那麼下了車進來了。」
赧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色發紅,慚愧、難為情的面色。如:「面有赧色。」
冒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頂著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杜氏只得冒著雨,趕道走去避雨,要等雨住再走。」《紅樓夢》第四五回:「難為你。誤了你發財,冒雨送來。」
囊空羞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阮囊羞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有個叫阮孚的人,他父親是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他雖有才學,但性情放蕩,經常蓬頭亂髮、衣衫不整,每天飲酒作樂,到處遊山玩水,過著貧窮但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到會稽山一帶遊玩,身上背著一個黑色袋子,有人問他袋子裡裝了什麼東西,他說:「我袋裡什麼都沒有,只裝了一文錢,以免空空的太難為情。」到了唐代,詩人杜甫在〈空囊〉詩中寫到:「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就是用阮孚這個故事來描述自己窮困的生活。後來「阮囊羞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錢財窘乏,經濟困難。
拆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拆開分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替某人寫了一紙休書,拆散了一家夫婦。」《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藩臺恐怕拆散場子,大家難為情。」
勛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業。《三國志.卷二一.魏書.傅嘏傳》:「子志大其量,而勛業難為也,可不慎哉!」唐.杜甫〈奉寄別馬巴州〉詩:「勛業終歸馬伏波,功曹非復漢蕭何。」
羞人答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害羞而難為情的樣子。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羞人答答的,教我怎生說波。」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楔子》:「這小賤人倒會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
羞惱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惱羞成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惱羞成怒」原作「老羞成怒」。每個人皆有羞恥之心,有的人感到難為情時,會設法改正錯誤,除去羞恥之處;有的人卻硬著頸項不願悔改,反而發怒來掩蓋自己的羞恥,指責他人,這種情形便是「惱羞成怒」。《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敘述安老爺為眾人解釋十三妹為何要報父仇,十三妹的父親原本在朝為官,他的上司想讓自己的兒子娶十三妹為妻,但十三妹的父親是個尚氣節的人,平日不喜歡其上司趨炎附勢的作法,因此不肯答應,上司見自己被拒絕,便老羞成怒,藉公務之便,彈劾十三妹之父,將他下獄害死。文中的「老羞成怒」,與「惱怒成怒」的意思相同,都是極為羞惱,轉而發怒恨人。後來「惱羞成怒」這句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