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75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立岡山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岡山街長楊縛先生召集岡山郡管之各街庄役場主管,及地方熱心教育之人士等共同組織學舍組合(即校董會),向高雄州廳請准設立並定名為「岡山農業國民學校」,同時延聘日本九州熊本縣赤星勝次郎先生為本校創校校長,然因草創之初校舍厥如,遂以岡田旅舍為臨時校舍舉行開學典禮及作為學生宿舍,上課則暫借岡山公學校(今岡山國小),每年招收公學校高等科畢業生一班三十名,入學學生不分科在校修業二年。1937年遷入阿公店溪東鄰之新校舍(今岡山高中校址)。1939年4月1日,更名為「岡山農業專修學校」,改招收國民學校初等科畢業生,修業三年;同年8月1日,...
鄒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鄒族(Tsou)2 分布3 親族系統:父系社會4 收成祭(Homeyaya)5 凱旋祭/戰祭(Mayasvi)6 成年禮7 關鍵字8 參考資料 鄒族(Tsou) 分布鄒族最初的居住地區較廣,後來從玉山附近向西遷徙,繞經嘉義一代平原而到達阿里山的溪谷中。大致分布於嘉義縣、南投縣、高雄縣等地。(註一P.028)(註二P.32)(註三P.025) 親族系統:父系社會 收成祭(Homeyaya)收成祭是屬於家族性的祭典,在每年的小米收割完後舉行,大約在七、八月左右。收成祭主要祭祀小米神,目的是感謝小米神對農作的照顧,並藉...
龍應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生於1952年2月13日台灣高雄縣大寮鄉的眷村,而於茄萣鄉成長,為台灣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識份子。父親龍槐生原籍湖南衡山,在苗栗縣苑裡分駐所擔任所長,母親應美君來自浙江淳安,於戰後移居台灣,育有四子一女。龍應台自小在台灣苗栗苑裡長大,讀過苑裡國小、苑裡初中,通台語,後來搬家到台灣台南,為台南女中校友,1974年,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後,赴美國求學,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畢業後,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等。1984年於中國時報撰寫...
直轄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都市,為我國第一層級地方自治團體。凡人口數達一百二十五萬,且於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報行政院核定設直轄市。目前我國有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桃園市六個直轄市。也稱為「院轄市」。
朱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天心(1958年3月12日-),台灣作家。目錄1 簡歷2 觀點2.1 寫作風格3 著作4 參考資料4.1 責任編輯 簡歷朱天心祖籍山東臨朐,1958年出生於臺灣高雄縣鳳山市,她的父親朱西寧是隨國民政府來台,在1950年代奠下文壇地位的知名作家,母親劉慕沙是苗栗客家人,著名的日本文學翻譯家。生長在這樣一個文學氣氛濃厚的家庭,朱天心高中時代就開始創作,作品多發表於《中國時報》,並受到當時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的甚大重視。1977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方舟上的日子》,與就讀北一女時寫成的長篇散文《擊壤歌》,使她受到文壇矚目。尤其《...
電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目註1: 科學大真相6,簡麗華等編輯,錦繡出版社,初版,1995年。註2:高中基礎物理全,鄭呈因,高雄新莊高中編,龍騰出版社。
鍾理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月第三度返台,毅然決定放棄安逸的富家子地位,不顧一切的與家鄉、親友割斷所有關係,八月三日偕鍾台妹由高雄搭船到日本門司,再由下關搭船抵釜山到達奉天(瀋陽)。1946年四月鍾理和回到高雄,見到闊別多年的家鄉。父親在三年前便已去世,事業失敗,兄弟離散,僅大哥留守家園,家庭無復昔日繁榮。四月底出任屏東縣內埔初中教師,擔任代用國文教員,這段短短的期間內,完成了〈校長〉這篇作品,此篇作品是他看到戰後台灣知識份子的心靈風景,這是他剛返台時,僅有的美好印象。七月...
短期記憶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伯格(2005)。認知心理學(李玉琇、蔣文祁譯)。台北市:雙葉。梅爾瑞奇(1984)。認知心理學。高雄市:復文圖書。陳烜之(主編)(2007)。認知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孫梓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隱題詩 生平  孫梓評,一九七六年出生於高雄。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就讀於花蓮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曾獲中央日報散文獎,台北文學獎,華航旅行文學獎,長榮寰宇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雙溪文學獎等獎項。 文學觀點  孫梓評感覺自己總像是無時不在等待著聆聽,等待這個世界告訴他一些什麼,好讓他乾燥的生命可以有一些小小的濡濕。  面對已逝的青春時光,一再回顧之時,總是有不同的觀點,不忍心將它一筆勾銷,一言難盡,一蹋糊塗,凡此種種,都像是小小斷代回顧中的召喚,喚他們到耳邊,給自己可聆聽的線索...
客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五胡亂華之際,原居山西、陝西、河南、安徽一帶的居民,因女真人、蒙古人的入侵,集體向南遷移,在開墾江南的過程中,常和土著發生衝突,於是地方政府將原先居住的畬、傜等土著稱為「主籍」,從北方遷來的漢人通稱為「客籍」,這種主、客的區別,就是現在客家名稱的由來。客家人多分布於福建、江西、湖南、廣東交界的地區,以及廣西、四川若干縣,今臺灣屏東、高雄、新竹、苗栗等縣居民由廣東遷來的,也稱為「客家人」。客家人在聚居地區保持自己的習俗傳統,勤勞積極,山歌別具風格,語言中保留大量漢語音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