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28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斯金納(B._F._Skin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B. F. Skinner,或譯作史金納)(1904年3月20日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漢納縣 (賓夕法尼亞州),1990年8月18日逝世於麻塞諸塞州坎布裏奇)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斯金納是操作制約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行為治療法的先驅。他從小對工藝有興趣,這和他後來喜歡實驗研究有密切關係。他引入了操作條件性刺激。他還寫了著名的小說《桃源二村》。在心理學上,斯金納的研究被稱為實證主義與操作行為主義。他強調心理學所能研究的只限於那些可被觀察、測量的行為,而行為的改變,則可經由環境的設計與外在的控制來塑造。斯金納主要的研究,是集中在動物的操作性...
生長(成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長或成長指個體逐漸朝向成熟狀態(maturity)發展的過程或結果。基本上,成長包括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的意義:在生理方面,成長指個體之身體隨著年齡增加而改變的歷程,這些改變包括了生物體內細胞數量及性質的變化、各器官組織的更新及分化等。人類的成長即指自卵子受精開始,直至個體或生命死亡為止的持續過程。在心理方面,成長指個體心理功能隨著年齡增加而益發拓展提升的歷程。如兒童認知能力的增長即被看作一種成長。在心理學中,「成長」一詞常與「發展」(development)同義。
  在教育哲學中,許多學者常應用「生長」的隱喻(metaphor)於教育學說中。其中最有名的首推美國教育學者杜威(J...
格式塔學習論(Gestalt Theory of Learning)又稱完形學習論、頓悟學習論。格式塔心理學派屬於學習的一種理論。該學派由韋臺麥(M. Wertheimer)、考夫卡(K. Koffka)和苛勒(W. Kohler)在一九一二年創始於德國,成為歐美現代心理學一個主要流派。「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譯,意謂組織結構和整體;又譯「完形」,即形式或圖形。他認為心理現象的最基本特徵是在意識經驗中所顯現的結構性和完整性。知覺並不是感覺相加的總和;思維也不是觀念簡單的連結;理解乃是已知事件舊結構的豁然改組,或新結構的豁然形成。格式塔學派認為,人類和高等動物的學習,根本不是對個別刺...
取用性(可及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用性的概念,或譯為可及性,若由實體世界事物來比喻,可以指從某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距離遠近,或者說兩地間網路最短距離之連結程度。延伸來說,取用性可以指個人接觸到資訊、服務或設施的機會,或所花費時間的程度;或者抽象的指稱兩個概念的比值,例如:旅行成本和效益之間的比。取用性的測量包括可能存在或可能不存在的連結,兩者都是希望改善兩點間接觸的困難,以增加聯繫、參與或相互影響的機會或服務的品質,例如:交通運輸系統的改善。在圖書館研究領域,圖書館向來被視為具有提供近用資訊之功能,由傳統提供紙本資料到現代提供電子資源的近用服務,因此圖書館已由早期主張擁有和典藏資料的目標,轉向提供資訊近用機會以符合...
陳瑩芳(2006)。美國政府資訊指引服務的發展成因及詮釋資料。大學圖書館,3(1)。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9日,檢自: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2006101313180079/1/ulj3-1_6.doc翁維泰(2010)。捷運系統開發對土地使用與價值之影響:以可及性分析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臺北市。黃韻潔(2010)。學校可及性對兒童學習表現之影響-臺北縣坪林國小之實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臺北市。Rice, Ronald E., McCreadie, Maur...
自我調整方案(self-modific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自我調整方案之意涵2 自我調整方案之五步驟3 自我調整方案之適合對象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自我調整方案之意涵自我調整方案是行為學派的技術之一,包含自我監控、自我酬賞、自我契約、自我模仿等等。目的是教導人們面對困難時如何使用因應技巧,也能促成行為改變,鼓勵個案承擔責任,在生活中也能實施這些策略。在方案中,個案會明確定訂出想要控制或改變的目標行為。 自我調整方案之五步驟1. 選擇目標:在開始階段,先明確指出想要的改變,一次只能訂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必須要可量化、可達成、積極正向、對個案有重大意義、符合現實。2. 把目標轉換為標的行為:選定標的行為,並準備面對可能的困難,並思索如何克服。3...
〔殘障兒童教育法案〕(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殘障兒童教育法案〕又稱〔九四之一四二號公法〕(Public Law 94-142),係於一九七五年十一月由美國總統簽署前於一九七八年九月一日起生效。代表美國政府歷年來對殘障兒童之教育權益,在法律上所做的最大努力。該法案規定各州政府應為所有三至十八歲的殘障兒童,提供免費而適當的教育。其主要目標有四:(1)保障所有的殘障兒童及青少年,可獲得適合其需要的特殊教育方案;(2)確保為殘障兒童及青少年所提供的特殊教育,其決定過程公平適當;(3)建立各級政府有關特殊教育管理及預算等明確的程序;(4)聯邦政府積極補助州政府及地方政府辦理特殊教育。
  此法案揭示六項關鍵性的原則,而為美國近...
帛琉共和國(Republic of Palau)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榮格(C._Ju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為分析心理學創始鼻祖者、蘇里克學派的盟主,本身是瑞士著名精神科醫師,也是學貫東西、著作等身的學者。目錄1 地位及學說2 生平3 成就與貢獻4 參考文獻 地位及學說近代對深層心理學和潛意識的研究,可深深歸功於他。畢生致力臨床工作,證明佛洛依德學派對人類心靈的解決過於狹隘而且解釋有限,並累積許多令人信服的證據,闡釋若個體想要開始捕捉心靈真正本質,就須先了解比個體生命史和個體潛意識更深髓的事物。 生平1875年7月26日出生於瑞士一個凱斯威爾的村莊。榮格六個月大時,家庭移居到萊因瀑布邊的洛封城堡。父親...
不知_(not-knowi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1.1 實踐「Not Knowing」的方法1.2 「Not Knowing」對諮商的影響2 參考資料3 關鍵字 定義Not-Knowing是在諮商過程中,諮商師所顯示出的態度。諮商師將自己的預設立場拋開,目的是使案主感受到備受重視,並且讓案主在諮商中感受到說出問題是一件被允許且接納的事情。此為後現代取向提出的觀點,認為案主是他們自己問題的專家,也是教導諮商師的人。諮商師不會比案主更了解他們應該如何生活。諮商師絕不可能完全理解另一個人,他們永遠處於一種需要被他人告知的狀態。對於已經或可能尚未說出的內容,也永遠需要更多的學習。因此,治療師不是一個專家的角色,而 「不知」代表的是治...
石狗公(菖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ebastiscus marmoratus (Cuvier, 1829)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稍側扁。頭部棘棱弱且低平不發達,口大前位,眼上側位,第二眶下骨向後漸狹小,後端遠離前鰓蓋骨,鰓蓋骨有2棘,前鰓蓋骨5棘。頭部、身體大部分被櫛鱗;上下頜、吻部和峽部則無鱗;胸部和腹部被小圓鱗;背鰭及腹鰭則為圓鱗;胸鰭具櫛鱗。側線斜直,上側位,伸達尾鰭基部。背鰭連續,硬棘部基底長於軟條部基底;胸鰭正常,延伸達僅及肛門後端,軟條分支或不分支;腹鰭亞胸位;尾鰭圓形。體色隨深度由暗褐色轉至紅色;側線上方具有5個深褐色的斑塊;側線下方則不明顯,分散或呈雲狀;背鰭和尾鰭具暗色斑點或斑塊;胸鰭前部具暗色斑塊,後方則具暗色斑點;腹鰭和臀鰭則色淡,體長一般常見約20~30公分。
菲律賓、中國沿岸、朝鮮半島、日本及台灣海域。
底棲性魚類,石狗公類最普遍常見的一種,生活於淺海海域,外型似礁石棲於岩礁地帶、擬態成石頭,故稱為「石狗公」。肉食性,以小型魚類、甲殼類及等足類為主食,春夏季分散於礁區四周覓食,冬季則游向較深海區越冬。鰭棘有毒,刺傷後劇痛,嚴重會致死,繁殖季為春季,卵胎生。
一般用流刺網、延繩釣或手釣捕獲。肉嫩味美,經濟價值高,也因此族群數目越來越稀少。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鮋科(Family Scorpaen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