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雙鰭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稍側扁,略呈亞圓筒形。吻稍長,等於或稍大於眼徑。眼大;具有窄的脂性眼瞼。口小而斜裂,可向前伸出。上下頜及鋤骨具齒,腭骨無齒。鯰蓋骨後上緣具一強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完全而平直。背鰭單一,硬棘部與軟條部間具一深刻;臀鰭與背鰭軟條部同形,起始於背鰭11-12硬棘之下方;胸鰭略長而尖;鰭分叉。體背灰褐色,體腹淡色。側線上方具一條暗色縱帶,此縱帶之上下方共另具一條較淡之縱帶。背鰭灰褐色;鰭淺灰色至淡黃色;餘鰭淡色。本種魚分類上仍有歧見,現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烏鮗亞科(Caesioninae)。
水薙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背面暗灰褐色,初級和次級飛羽黑色,羽黑褐色,喉灰白色。腹面淡灰褐色,翼下的顏色變化很大,由純灰色至周邊灰褐色。喙鉛灰色,尖端黑色,腳黑色。
新脊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殼殼體呈鈍角三角形,背緣中央突起,呈前、後對稱型。腹緣船底形, 前緣大於後緣,前緣圓,後緣呈犁鐵形。殼表光滑。左殼爲不正的六角形,前端大於後端,腹緣爲腳掌形,腳弓凹入,殼表光滑。
非壓縮半花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平圓形,鼓脹,有邊緣稜。背緣爲大圓弧形,腹緣直伸。前緣由背緣向前下方伸出。後緣有小嘴形的板。殼表爲蜘蛛網形,放散肋粗重,約有六至八條及同心圓狀分布的橫紋細膩。
周氏半花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魚形,前端大於後端,背緣爲大圓弧形,腹緣平直,前緣有脊稜及內緣扁坑,後緣有突出的小鳥嘴,低下,扁平,殼表光滑但有血管形突起數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後。
香茅假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棕色,無明顯邊界,散佈狀或互相融合。於葉片下表皮或上下表皮皆會產孢。無子座。上下葉表外部皆具有二級菌絲: 菌絲由氣孔突出,淺橄欖棕色,具分隔,具分支,2–3微米寬。分生孢子梗由外部二級菌絲上長出,橄欖棕色,單生,筆直或彎曲,無分支,1–6個分隔,0–4個膝狀彎曲,頂端圓滑或截斷,16–55×3–4微米。分生孢子淺橄欖棕色,圓筒狀至倒棍棒圓筒狀,略彎曲或波浪狀,4–11個分隔,頂端圓滑,朝基部住漸細且截斷,25–95×3–4微米。
黃檀假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球型,最初為暗棕色,0.5–1厘米寬,之後迅速變大,半球型,灰棕色,具有暗色邊緣,於上表皮較明顯,10–15厘米寬,偶互相融合形成更大的不規則病斑。於葉片上下表皮皆會產孢。無二級菌絲。子座暗棕色,半球型,可達45微米。分生孢子梗密集或非常密集成束,淺橄欖棕色,偶有分支,無膝狀彎曲,0–2個分隔,15–30×2.5–3.5微米;孢子痕未增厚。分生孢子圓筒狀至長圓筒狀,筆直或彎曲,淺橄欖色,2–8個分隔,頂端略尖細至略鈍,少有圓滑狀,基部倒圓錐形截斷,20–70×2–3微米;孢子痕未增厚。
蛇麻假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片上表面病斑不明顯。於下表皮產孢,深橄欖色,散佈狀,角狀,2–10厘米寬,會互相融合。無子座。外部有二級菌絲: 菌絲淺橄欖色,2–4微米,分隔密集,具分支,末端或側邊可長出二級分生孢子梗。初級孢子梗達5根成束,發散狀,橄欖色至淺黃棕色,顏色均一,寬度不一致,分隔明顯,分隔處隘縮,具分支,蜿蜒狀且具膝狀彎曲,頂端半截形或寬圓滑狀,40–80×3.5–6微米;孢子痕未增厚。二級產孢梗與初級產孢梗相似。分生孢子半透明至淺橄欖色,倒棍棒圓筒狀至絲狀,大多略彎曲,分隔明顯,頂端略鈍至圓滑,基部略截形,45–95×3–5微米;孢子痕未增厚。
福井氏假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於葉片上表皮產生病斑,角形或不規則形,受葉脈侷限,深棕色,散佈狀呈1–3厘米寬。無二級菌絲。於葉片上表皮產孢,子座球型或不規則形,突出,棕色,可達50微米寬。分生孢子梗密集呈束,淺橄欖色至很淺的橄欖棕色,圓筒狀,單生,少有分隔,有時具有膝狀彎曲,頂端截形,10–30×2–3微米;孢子痕不明顯。分生孢子針狀或絲狀,大多彎曲,淺橄欖色,分隔不明顯且隔膜處不隘縮,60–110×1.5–3微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