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掠影浮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意是說:詩的寫作,不是用來賣弄學問,談道說理的;所以詩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談論,也不要只是賣弄語言文字。馮班認為嚴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來描述詩的寫作是大有問題的。詩是用來「言志」,也就是用來「說出意念」的,只是為了把感情充分發抒,所以演變成詠歌,這雖然和正常言語不同,但也是「言」呀!怎能說「不落言筌」呢?詩也可以拿來表述諷刺的情感,這也就是論理呀!怎麼可以說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認為嚴羽的見解就像嚴氏自己形容盛唐詩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一樣,都是「浮光略影」,看起來似有見地,其實就像一個人的腳跟沒踏在地面上一樣,是相當地空泛,不可信的。後來「浮光掠影」這...
民族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民族建構於所謂的同系同源、共有文化特徵如語言、宗教、習俗、傳統、價值、符號、共同歷史和民俗以及地理根源等之上,產生共通的情感。
陰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某些語言中的名詞、代名詞、形容詞的一種類別。如梵語、德語、俄語等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俊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容貌俊秀,才藝超群。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看他腰間沉重,語言溫謹,相貌俊逸,身材小巧,諒道不是歹人。」
語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關語言的句法、語音、音韻、語意及其他有關語言現象的資料。語料的形式包括:書面語、錄音及機讀資料。語言學家根據語料或本身母語的語感來建構語言學的理論。
現代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二十世紀的藝術潮流。起因於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的物質主義與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撞擊,使得人類內心產生精神上的空洞、虛無。表現在文學作品上,強調個人的孤立性、經驗的破碎性。在語言技巧上,現代主義有別於過去者,在於不斷創新語言,不避土語方言,融入嚴肅的作品中。同時,由於佛洛依德學說的興起,現代主義強調意識流及象徵作用。
語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言和文字的合稱。
2.泛指與語言或文字有關的事項。
客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五胡亂華之際,原居山西、陝西、河南、安徽一帶的居民,因女真人、蒙古人的入侵,集體向南遷移,在開墾江南的過程中,常和土著發生衝突,於是地方政府將原先居住的畬、傜等土著稱為「主籍」,從北方遷來的漢人通稱為「客籍」,這種主、客的區別,就是現在客家名稱的由來。客家人多分布於福建、江西、湖南、廣東交界的地區,以及廣西、四川若干縣,今臺灣屏東、高雄、新竹、苗栗等縣居民多由廣東遷來的,也稱為「客家人」。客家人在聚居地區保持自己的習俗傳統,勤勞積極,山歌別具風格,語言中保留大量漢語音韻。
可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人惱恨、厭惡。唐.韓愈〈送窮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六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內容3 經過4 關鍵字5 出處 前言日本據台之初,一切行政、立法、司法,皆由日本軍事當局總攬,總督一人身兼,發布的「軍令」是基本法源。這種典型的「軍政時期」,維持了9個月的過渡期。由於考慮台灣與日本的class="color-important">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社會條件差異,對台灣的統治應採漸進的方針,宜制定特別法制。因此,日本據台第二年,1896年3月30日,將議會立法權委諸台灣總督,世稱「六三法」,是日本開始在台灣殖民統治的根本大法,也是一切惡法的由來。日本駐台總督掌握行政、司法等大權於一身。 內容第1條:台灣總督於管轄範圍內,得公布法律效力...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