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3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指日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久即將實現。宋.司馬光〈開言路狀〉:「以為言路將開,下情得以上通,太平之期,指日可待也。」宋.曾肇〈上徽宗皇帝論內降指揮不可直付有司〉:「推今日欲治之心,為之不已,太平之功,指日可待。」也作「指日而待」。
防患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禍患沒有發生之前就加以防備。《明史.卷一七○.于謙列傳》:「中原多流民,設遇歲荒,嘯聚可虞。敕內外守備及各巡撫加意整飭,防患未然。」《三俠五義》第一二回:「蔣完著急道:『君子防患未然。』」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拼音︰lì bù dài xīn釋義︰猶「力不從心」。見「力不從心」條。 01.宋.歐陽修〈亳州致仕第四表〉:「雖天地之施無私,恩非責報;而犬馬之微自效,力不逮心。」
情不自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禁」念作ㄐㄧㄣ時,有承擔、承受的意思,「不自禁」則是承受不住、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喜不自禁」就是高興得無法控制,而「情不自禁」就是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的意思。在所引典源南朝梁.劉遵〈七夕穿針〉詩中,敘述了婦女於七夕在月下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美、手藝更靈巧,以得到美好姻緣。後...
無出其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書.卷一.高帝紀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古時以右為尊,故無出其右指沒有能勝過的,為推許之詞。唐.薛用弱《集異記.卷二.王維》:「此生非止音律,至於詞學,無出其右。」宋.蘇軾〈相度開石門河狀〉:「而獨畏浙江水波惡,不敢徑渡,以此知錢塘江天下之嶮,無出其右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求討。如:「化緣」、「募化」。《儒林外史》第一回:「也有坐在地上就化錢的。」
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盡懷歡喜之心,皆獲无生法忍。唯增慚2>(赧),尚自憂惶,聞說便瞻(膽)戰心驚,豈得交吾曹為使,伏世尊,特開惠鏡,朗鑒3>卑情,會中菩薩極多,且望慈悲別請。」 〔注解〕 (1) :同「祗」,恭敬的。 (2) :同「赧」,害羞慚愧而臉紅。 (3) 朗鑒:明鏡。
兔死狐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兔死狐悲」。見「兔死狐悲」條。 01.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陳公被留,家人向隅,愛子援狐兔之悲,有情者誰復能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威脅、使害怕。如:「恐嚇」。《漢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淮陽憲王劉欽傳》:「王不許,博辭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書為大人骸骨去。」唐.賈島〈暮過山村〉詩:「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聽天由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天由命」原作「聽天任命」。孔臧是西漢魯人,孔子十一代孫。西漢文帝時,孔臧嗣蓼侯,遷博士,拜太常,歷位九卿。西漢初年,各家學說不一,對儒家思想解釋不同。孔臧對此極為不滿,因此上書皇帝,為太常博士,以為紀綱古訓,使後人治學時有所依循。孔臧共作賦二十四篇。在〈鴞賦〉之中,孔臧藉著屋頂上聚集了不祥的飛鴞,來辨明吉凶禍福之理。他認為禍福本非命中注定,所以沒有常規可循,乃是按照每個人的行為,而得到相對的報應;與其汲汲於趨吉避凶的迷信,不如聽憑天意,自然發展,而一個人只要能夠謹慎自己的言行舉止,居仁行義,又何必憂慮上天會降下災禍?後來「聽天由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任憑天意及命運而自然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