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68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萊氏燈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中等延長,背鰭前方較高,側扁,後部略細。頭中等大。吻很短,鈍圓。眼大,大於吻長。口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眼後緣,末端擴大;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齒。體被大而薄圓鱗,易脫落;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3-15,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長於背鰭基底,具軟條21-25;胸鰭基上緣位於瞳孔中心水平線上或其上方;尾鰭叉形,尾鰭副鰭條柔軟。各部位之發光器位置於下:鼻部背位發光器(Dn)小而圓形,位於眼前上方;鼻部腹位發光器(Vn)小而圓形;眶上位發光器(Suo)小而圓形;眶下位發光器(So)無;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較Op2小,均在眼眶下緣縱線之下;鰓被架位發...
體索深鼬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短且大,尾部相對細長,較小的個體體型則較為渾圓。吻端鈍;眼小,吻長約為眼徑的4 倍。後鼻孔較前鼻孔大。背鰭起點在鰓蓋後緣之前。體側鱗片細小,鱗列數約為25-35 列。具有一中基鰓骨齒板。 耳石大, 約占標準體長的4 %。體色呈現淡褐色而腹部週圍呈現深藍色。背鰭鰭條122; 臀鰭鰭條100;腹鰭軟條數1,約為標準體長的16.5-20.4 %,長度可延伸至臀鰭起點附近; 胸鰭鰭條27; 尾鰭鰭條8;鰓條骨8; 第一鰓弓上的鰓耙數14,呈較短的圓球狀; 脊椎骨數67;尾前脊椎骨數15。
偉遠環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假白烏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卵形,背緣隆起,腹緣船底形,前緣有緣稜及牙齒啃咬的內緣溝。後緣爲半圓形,內緣溝寬廣,生有一串珠形排列的小顆粒及後背脊梁。殼表光滑,但背緣中央部分的內緣溝,被馬鞍狀的痕跡所平覆。殼體呈卵形,有周緣稜及內緣溝,前內緣溝寬廣,有被牙齒咬的痕跡,背緣的最高點位於中央子午線上。後緣溝寬廣平坦,月牙形,表面刻有一串珠形的顆粒及不連接的縱肋等。殼表光滑,但背緣溝被馬鞍形的痕跡所覆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宜蘭縣圍(附錄-地名-舊地名)
纖巨口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蛇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極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否終則泰」演變而出,比喻情況由壞逐漸好轉。
塞翁失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子.人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1>,馬無故亡而入胡2>,人皆弔3>之。其父曰:「此何遽4>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5>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注解〕 (1) 善術者:擅長養馬技術的人。 (2) 亡而入胡:逃到北方胡人聚居的地方。亡,音ㄨㄤˊ,逃跑。 (3) 弔:慰問。 (4) 何遽:如何。 (5) 將:帶領。
老驥伏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馬雖老了,伏在馬槽邊,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語出漢.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心不已。」比喻年雖老而仍懷雄心志。宋.陸游〈與何蜀州啟〉:「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心。」也作「伏櫪老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