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59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原來的狀態。如:「復原」、「光復」、「收復」、「恢復」、「康復」。
再、又。如:「復活」、「舊疾復發」、「去而復返」、「死灰復燃」。
回報、回答。如:「復仇」、「回復」、「函復」。
光怪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靡不博稽而幽討,陸離光怪,莫可端倪。」 02.《孽海花.第七回》:「見船上紮著無數五色的彩球,著各色的鮮花,陸離光怪,紙醉金迷。」
豁然開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陶潛〈桃花源記〉(據《陶淵明集.卷六》引)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1>。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2>,屋舍儼然3>。 〔注解〕 (1) 纔通人:只能容納一個人通過。 (2) 平曠:平坦空曠。 (3) 儼然:整齊的樣子。儼,音|ㄢˇ。
義正辭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繹史.卷八六.孔子類記四.終記》:「定公十年,及齊平,公會齊侯于谷,……乃齊復懷詐,孔子歷階以卻之,義正辭嚴,寓折衝於樽俎,罷會歸田,齊之君臣,固心服焉,文事武備之說,猶其後矣。」
驚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說2 發音3 鐘之音4 性質5 驚蟄神6 與「驚蟄」有關的俗諺7 關鍵字8 參考文獻 概說陽曆約在三月(農曆二月),以動物生態命名,意指石縫或土裡的動物昆蟲因春雷而驚醒。經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依太陽投射於晷針上影子的消長,及觀察氣象的變化,歷經經年累月、長久的精密推算,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第三個節氣為「驚蟄」。 發音在元宵燈謎中有題「蜘蛛爬竹竿」,謎底是「驚蟄」,理由為蜘蛛沿著竹竿事必直走,因此事「走直」,而「驚蟄」的台語發音恰如「走直」的台語發音一樣,因此得題。
紙醉金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孽海花》第七回:「一同下船,見船上紮著無數五色的彩球,著各色的鮮花,陸離光怪,紙醉金迷,艙裡卻坐著裊裊婷婷花一樣的人兒,抱著琵琶彈哩。」
萬籟俱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據《全唐詩.卷一四四.常建》引)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逕1>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2>此都寂,但餘鐘磬3>音。 〔注解〕 (1) 竹逕:竹子道的小路。竹,一作曲。逕,通「徑」。 (2) 萬籟:指自然界的各種聲音。籟,本指管樂器所發出的聲音,《莊子.齊物論》有「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之語,借「籟」為一切聲音的總稱。 (3) 磬:音ㄑ|ㄥˋ,佛寺禮佛時所敲的銅製樂器。中空,形狀像缽。僧人敲擊用以表示活動的開始或結束。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秦和楚為戰國時代的兩大國,處其間的韓、趙、魏等國,時而事秦,時而事楚,反覆變化。後因以朝秦暮楚比喻人心反覆無常。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姑妄聽之三》:「爾我家三世奴,豈朝秦暮楚者耶?幼主妄行當勸戒,不從,則當告主人。」《精忠岳傳》第三一回:「楊虎朝秦暮楚,是個反覆小人。」也作「暮楚朝秦」。
義無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提到:邊疆郡縣的士兵,聽到烽火高舉、燧煙點燃的消息,都張弓待射,馳馬進擊;扛著兵器,奔向戰場;汗流背,唯恐落後;即使身觸利刃,冒著被流箭射中的危險,也從沒想要回頭。就是因為他們一心只想著國家的危難,竭盡全力去履行臣民的義務。希望巴蜀百姓也能忠於朝廷,將國家的事視為自己的事。後來此篇文告原文中的「義不反顧」演變成「義無反顧」這句成語,用來指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荊軻》。 (2) 荊軻:?∼西元前227,字公叔,戰國時衛人。好讀書擊劍。燕王喜二十八年,帶著有匕首的地圖和秦將樊於期的首級入秦,欲刺秦王,結果失敗被殺。 (3) 奉:通「捧」,雙手捧著。 (4) 樊於期:?∼西元前227,戰國時秦將。避罪於燕,得燕太子丹之庇護,後因荊軻欲替太子丹殺秦王,希望得其首級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5) 函:匣、盒子。 (6) 秦武陽:燕國的勇士,生卒年不詳。據說十二歲時就殺過人,人們都不敢迎著目光看他。 (7) 以次進:按前後次序行進。 (8) 陛:殿前臺階。 (9) 振恐:震驚、畏懼。 (10) 顧笑:回頭露出笑容。 (11) 謝:述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