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禊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在陰曆三月上旬的日,要到郊外水邊洗濯,清去宿垢,並飲酒作樂的宴聚。《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序》:「禊飲之日在茲。」《舊唐書.卷七.中宗本紀》:「三月甲寅,幸臨渭亭修禊飲,賜群官柳棬以辟惡。」
強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太歲在丁,稱為「強圉」。《淮南子.天文》:「在丁曰強圉。」漢.高誘.注:「在丁言萬物剛盛,故曰強圉也。」
龐眉白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老人眉髮盡白。《醒世恆言》卷一八:「到牌時分,偶然走至外邊,忽見一個老兒龐眉白髮,年約六十已外,來到門首。」也作「尨眉皓髮」。
苦節高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氣節堅貞。
清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脆嘹亮的歌聲。唐.王勃〈三月上袚褉序〉:「清歌繞梁,白雲將紅塵並落。」清.洪昇《長生殿》第一齣:「清歌未了,鼙鼓喧闐起范陽。」也稱為「清曲」。
孤獨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梁武帝時,設置撫恤孤兒、老人的場所。《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紀下》:「二年春正月辛,祀南郊,詔置孤獨園以恤孤幼。」
婆羅門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名。相傳為天竺婆羅門教中的舞蹈。《太平廣記.卷四七五.昆蟲類三》:「昨上日,吾從靈芝夫人過禪智寺。於天竺院觀右延,舞『婆羅門』,吾與諸女坐北牖石榻上。」
駢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屬聚集。《晉書.卷九四.隱逸傳.夏統傳》:「會三月上,洛中王公已下並至浮橋,士女駢填,車服燭路。」也作「駢田」、「駢闐」。
充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滿足。唐.韓愈〈上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追三代之遺音,想舞雩之詠歎。及暮而退,皆充然若有得也。」
孤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用語。戌亥稱為「孤」,辰稱為「虛」。傳說中這個日子不利嫁娶。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不甫能就三合天地婚,避孤虛日月輪,望十載功名志,感一朝雨露恩。」也作「空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