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者。夏威夷語。夏威夷原住民以瓦內(wahine)稱呼少女,該詞指典型的玻里尼西亞少女。這些熱情揚溢的年輕女子通常明眸皓齒,古銅色的皮膚,長髮泛著微紅。她們善長舞蹈、歌唱或民俗樂器演奏,特別是著名的草群舞,也稱《呼拉》〔見Hula〕。現今表演時,這些少女舞者身著鮮豔的花色棉布衣裳,下半身或著草群,頭上、頸圈、胸前戴著各式由鮮花、葉片、種子、果實、貝殼製成的花圈,怡然形成令人熟悉、柔美的夏威夷風光之一。
《夏威夷知性之旅》、《簡明大英百科全書》。
法蘭卡,麗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英國女舞者、編舞家及芭蕾舞團總監。1921年生於倫敦。習舞於倫敦吉爾德霍爾音樂學校(London 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及皇家舞蹈學院(Royal Academy of Dancing)。其間曾師從都鐸(Tudor)及伊德吉考夫斯基(Idzikovsky)。1937年在藍貝爾芭蕾舞團(Ballet Rambert)中作首次演出,其後於1941-1946年間在國際芭蕾舞團(International Ballet)及莎德斯威爾斯芭蕾舞團(Sadler´s Wells Ballet)演出,擔任郝普曼(Helpmann)的舞劇《哈姆雷特》(Hamlet, 1942...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努洛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菲律賓維沙揚群島(Visayan Is)的民俗舞蹈,起源地是安提奎(Antique),當地慣常在結婚場合表演《努洛舞》,而維沙揚群島的其他地方,此舞表演於遶境、還願時。早年,尚無交通工具,沒有車輛載新娘和新郎,凡往來於喜宴和教堂,每個人都用步行,努洛舞者就在隊伍最前面叫喊,同時敲擊鼓、罐、盤或是任何一種可敲擊的樂器,盡其可能的製造噪音,他們相信這樣做可以驅嚇破壞新人的邪魔惡靈。努洛舞者全是男孩,臉上繪黑彩、紅彩以顯其兇悍狀,通常有一位隊長帶領六個或六個以上的舞者,有些用矛、大刀、短劍,同時其他的人敲擊著樂器,富有人家甚至能雇用樂隊一路為他們演奏,在前往教堂舉行婚禮途中,隊伍的排列順...
Francisca Reyes Aquino《Philippine Folk Dances》1960.
荷夫動態類比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計算梁之大變位時,在三維空間下,考慮一彈性懸臂梁於其梁自由端施加彎矩與外力時,描述其變位曲線之微分方程式與描述一重物相對於一固定點進行移動之方程式相同,此係Kirchoff於1859年發現,乃稱之為尤何夫動態類比性。考慮上述之一最簡化狀況,即梁端僅施加軸力時,梁變位曲線微分方程式則與一單擺進行大角度轉動之微分方程式相同。
耳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問題是應用狹義三體問題(restricted three-body problem)之理論來解月球運動之問題,三體中之兩個主體(或稱主星,primary)為太陽與地球,第三體即為月球。
  耳問題有下列三個簡化條件:(l)太陽視差(solar parallax)為零;(2)太陽軌道之離心率為零;(3)月球之軌道傾角為零。根據上述簡化條件導出運動微分方程式,求出特殊解 (particular solution)。該解是用以太陽之平均運動(mean motion)為角速度之旋轉座標系為參考座標系,為週期函數,與座標系之軸呈對稱狀態,所得到之月球軌道稱為耳變化軌道(Hill's...
,莉莉安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義大利芭蕾伶娜,生於米蘭(Milan)。在斯卡拉芭蕾學校(The School of La Scala)習舞後,再赴莫斯科跟從瓦麗業娃(Vasilyeva)、提克米洛娃(Tikhomirova)、喬丹(Jordan)、麥塞勒(Messerer)及傑特(Gerdt)等人學習。1958年學成後,加入米蘭斯卡拉劇院(Milan, The Teatro alla Scala)芭蕾舞團。其後擔任首席芭蕾伶娜,並成為該團傳統劇目的代言人,先後擔任許多舞團客席舞星例如倫敦節慶芭蕾舞團(London Festival Ballet)及波修瓦芭蕾舞團(Bolshoi Ballet)等。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那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鄂倫春族民間舞蹈。流行於黑龍江、黑河一帶鄂倫春族聚居區。《那給》為鄂倫春語,漢譯為鳥。該舞是模仿布谷鳥的鳴叫及其動態的舞蹈。鄂倫春人喜愛和崇敬布谷鳥,視為吉祥鳥。每年逢春,布谷鳥隨大雁飛到北方,它象徵著給鄂倫春人帶來了春天,帶來了溫暖,帶來了幸福。每當春天來臨,林中的布谷鳥叫了,鄂倫春族男男女女相邀來到林中空地,學著布谷鳥的鳴叫,學著布谷鳥的飛翔跳躍,翩翩起舞。該舞男女不拘,人數不限。舞時或二人相對,或互相追逐,或繞圈而舞。主要動作為鳥跳步。下額的上下點動,兩臂順擺似鳥飛,雙腕搖動像尾翹等造型,是其主要的風格特徵,舞蹈形象靈巧、活潑。《那給》這個舞蹈,是以表演者自己的呼號聲為伴奏,由...
李達,葛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他出生於漢堡,德籍舞者、舞蹈教師、編舞家與舞蹈總監。葛爾.李達在漢堡時跟隨拉邦習舞,當時他已擁有自己的舞團,1924年加入the Münster Neüue Tanzbhe舞團,其間與科特.尤斯(Kurt Jooss)成為親近的工作伙伴,合組「兩個男性舞者」舞團(Two Male Dancers),以獨舞的形式在各地巡迴演出,1927年受邀,到埃森福克旺學校(Folkwang School)的舞蹈系教舞,1934年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與尤斯一起逃難至英國達靈敦(Darlington)與劍橋(Cambridge)合創尤斯芭蕾舞團(The Jooss Ballet)與舞蹈學校,1965...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臘檔案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臘指西元前2000年左右至西元前30年以巴爾幹半島、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沿岸為中心的奴隸制國家。早期的臘文明起源於克里特和邁錫尼,西元前2,000年初就出現了象形文字,後被簡化,稱線形文字A。在克里特島的費斯圖斯王宮遺址,考古學家發現寫有線形文字A的泥板150塊,但至今未能破譯;還有約屬西元前1700年左右的著名的「費斯圖斯圓形泥板」,用象形文銘刻。1900年在克里特島克諾索斯王宮發現4,000塊泥板,是用線形文字B刻寫的,屬西元前1400年的遺物。它們被裝在木箱和石膏箱裏,占了王宮的兩個房間,表明當時已有了專門的檔案庫,並有一定的書寫、登記和清點制度。線形文字B已被破譯,證明這些泥...
科;雙匙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土耳其靠地中海岸西利夫基(Silifke)南方的著名舞蹈,主要描述酸乳酪(yoghurt)的製造過程。土耳其人相信是其祖先發現酸乳酪,且以西利夫基地區所製造的酸乳酪深以為傲。舞者跳舞時雙手各拿兩支長匙,並相互敲擊,喀塔聲如響板般。
《The JVC Video Anthology of World Music and Dance》.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