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4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危猶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危如累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危如累卵」原作「危猶累卵」。《韓非子》的〈十過〉篇,內容是舉出辦理國事的十種重要的過失:小忠、小利、行僻、好音、貪愎、耽於女樂、離內遠遊、不聽忠臣、內不量力、國小無禮。再舉出故事加以證驗,說明若犯了這十種過失,即足以危身亡國。其中最後一項:國小無禮,韓非舉的例子是:從前晉國公子重耳在各國間流亡,經過曹國時,曹共公聽說重耳駢脅,就沒禮貌地趁重耳洗澡時跑去觀看。公子重耳因亡命他國,所以隱忍未發。當時曹國臣子叔瞻和釐負羈也在一旁,叔瞻勸諫曹共公說:「我看公子重耳不是個平常人,將來一定有所作為,您今天對他如此無禮,恐怕曹國就要受害了!」釐負羈也勸諫曹共公應...
朱雲折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朱雲勇於向成帝請斬丞相張禹,成帝使人將他拿下,要定其死罪,他用手攀殿前欄杆致使折斷。見《漢書.卷六七.朱雲傳》。後比喻直臣冒死進諫。南朝梁.元帝〈忠臣傳陳爭篇贊〉:「子政鏗鏗,誠存社稷。朱雲折檻,遂其婞直。」
首施兩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侯毀謗灌夫招聚天下豪傑,分明是存有謀反之心,應該處死;魏其侯則說,灌夫為國家立下許多戰功,是國家的忠臣壯士,不該為了酒醉鬧事這種小錯就處死。景帝聽完了雙方的爭論之後,對如何處罰灌夫仍猶豫不決,便下令退朝。武安侯對於景帝行事優柔寡斷很不滿,就對別人生氣的說:「竇嬰只是一個老傢伙,何必為了他而畏首畏尾、猶豫不決呢?」後來「首鼠兩端」被用來形容猶豫不決的樣子。
愴天呼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度的哀痛絕望。《隋唐演義》第九○回:「生逼他出兵進城,以致墮敵人之計中,喪師敗績,害他不得為忠臣義士,真可嘆息痛恨,愴天呼地而不已也!」也作「愴地呼天」。
安若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於是上書吳王,加以勸諫。在諫書中,枚乘提到:「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去做,那是比累積的雞蛋還要危險,比登天還要艱難。如果能改變意圖,比翻轉手掌還容易,也能使您比泰山還穩固。」但劉濞執迷不悟,枚乘於是離開吳國。
內視反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則自我反省檢討,外則聽取別人意見。《後漢書.卷六六.王允傳》:「夫內視反聽,則忠臣竭誠,寬賢矜能,則義士厲節。」也作「反聽內視」。
毒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毒物或奸計謀害他人。[例]歷史書上記載很多忠臣慘遭毒害的故事。
金友玉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讚他人一門兄弟才德兼美。參見「玉昆金友」條。唐.楊烱〈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有元方季方之長幼,傳學詩學禮之門風。金友玉昆,忠臣孝子。」《太平御覽.卷四九五.人事部.諺上》:「崔鴻前涼錄曰:『辛攀字懷遠,隴西狄道人。父奭,尚書郎,兄鑒曠,弟寶迅,皆以才識知名。』秦雄為之語曰:『五龍一門,金友玉昆。』」
任勞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32),字君房,西漢濟南人。少坐法腐刑,為中黃門。宣帝時為中書僕射。元帝時為中書令,結黨營私,殺害忠臣。成帝時失勢,後免官歸鄉,中途不食病死。 (2) 後宮:嬪妃所居之處。 (3) 財:裁斷。通「裁」。
持重老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的良法舊制不用;現在雖然沒有經驗豐富的大臣可以仰賴,但還有祖先留下來的規章典範可以遵行。如果再不聽忠臣的建議,國家恐將走向滅亡的命運。詩經裡就是用「老成人」來指德高望重、足以依靠的長者。 「持重」則是出自《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根據記載,漢景帝時打算要削弱藩國的勢力,引起各藩王的不滿,吳王劉濞因而聯合楚王、趙王、膠東王等七個藩王叛變,史稱「七國之亂」。當時吳王劉濞的軍隊開拔至梁孝王的藩國邊界,梁孝王派手下的兩員大將韓安國和張羽抵禦吳軍,兩人通力合作,張羽奮勇作戰,韓安國則謀策布劃,沉著應對,穩定軍心。使得吳軍一直無法越過梁國,向京城前進。最後朝廷派出軍隊,由太尉周亞夫領軍,平定了這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