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雅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容宏的氣度。《晉書.卷一二一.李壽載記》:「敏而好學,雅量豁然,少尚禮容,異於李氏諸子。」《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詞所能動也。」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益州牧。當時,全國的軍、政、財,事無大小,皆由諸葛亮決定。  諸葛亮執政後,首先要辦的第一件大事是復與東吳的外交關係。劉備死後,東吳一方面繼續向魏稱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樣對蜀,仍陳大軍於蜀的邊境。諸葛亮派尚書鄧芝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與蜀聯合,與魏斷絕關係。  當時,南中諸郡在劉備東伐之時,受東吳策動而叛亂,嚴重威脅蜀漢後庭。諸葛亮執政後,與東吳復邦交,切斷了南中的外援。經過兩年調養,諸葛亮上書後主,決心平定南中叛亂。建興三年(225)春,諸...
鹿死誰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脫:假如。 (7) 光武:指漢光武帝劉秀。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後趙錄》( 據《太平御覽.卷一二○.偏霸部.石勒》引)
復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醒轉過來,復生機。[例]景氣復甦、草木復甦
偃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姬發出兵反抗暴政,終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戰爭結束,生活復平和,於是周武王下令停止軍備,提倡文教。放回戰時軍用的牛、馬,用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徵用牛馬。「偃武修文」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就用來指偃息武備,提倡文教。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桓玄也喜歡收集古書名畫。有一次,顧愷之將畫裝在箱子裡彌封後寄給他,他收到後偷了裡面的畫,再將箱子復原狀,寄還給顧愷之。顧愷之發現畫已不翼而飛,不但不生氣,反而說畫像仙人通靈,幻化而去。而蘇軾這首〈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詩:「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就是用這個例子來譏諷米芾這種不當的行為。後來「巧取豪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不擇手段地取得權利、財物。
心直口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直口快 」之「直」是「直率」,整個詞語即指性情直率,所以說起話來無所隱暪,誠實表達自己的想法,見於文天祥〈紀事詩序〉中,為蒙古大將伯顏對文天祥的讚美。文天祥為南宋人。恭帝德祐年間,蒙古大軍來侵,兵臨城下,朝廷見大勢已去,向元軍獻土投降。文天祥圖謀復,但兵敗被俘,囚禁於元都燕京長達四年,終因拒降被殺。他生前寫了不少抒發胸臆的詩作,其中一首〈紀事詩〉,在詩序中陳述了在敵營與南宋降將呂文煥會面的情況。呂文煥原為南宋鎮守襄陽的統帥,守城六年,彈盡援絕而開城降元,成了南宋叛將。襄陽失守,間接導致了南宋滅亡,所以文天祥一見呂文煥、呂師孟叔姪,便指稱他們為「亂賊」,並斥責道:「在彈盡援絕時,理應以死報...
老蚌生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年,涼州牧韋端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元將,次子叫仲將,兩人都非常優秀。當時在文壇上享富盛名的孔融,與韋端一家有深厚的世交關係。有一次,孔融寫給韋端一封信,信中提到:「前幾天元將來訪,我看他學問高深,才華洋溢,氣度弘,將來必定是個能創立大事業的人才。昨天仲將又來訪,我看他資質聰敏,性情敦厚,將來也一定能繼承家業,光耀門楣。沒想到這麼一對寶貴的珍珠,會出自你這個老蚌的身上,實在是太珍貴了!」因為韋端相當傑出,所以孔融就用老蚌來比喻他,又用珍珠來比喻兩個優秀的兒子。「老蚌生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書言故事.子孫類》:「言人父子俱美,曰老蚌生珠。」說的正是此事。後用「老蚌生珠」比喻年老得子...
喋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人眾多,踏血而行。《史記.卷九○.魏豹彭越傳.太史公曰》:「魏豹、彭越雖故賤,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稱孤,喋血乘勝日有聞矣。」連橫〈臺灣通史序〉:「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復。」也作「蹀血」、「啑血」。
合浦珠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時合浦郡內產珍珠,居民從海港中採集珍珠,以換取生活所需的米食為生。之前在此任職的官吏,大多貪汙不法,將人民採集的珍珠,幾乎據為己有,也因為濫採,珠蚌後來都遷移到別處。導致合浦郡再也沒有生產珍珠,人民因此無法維持生活,於是,路上到處都可看見因為飢餓而死的人。後來孟嘗到此任職,一改之前的弊端,推行教化,端正風俗,一年之後,珠蚌再度回來,合浦郡又復盛產珍珠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合浦珠還」,比喻物品失而復得,亦用於比喻人離開而復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