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5.05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醉強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怕喝醉,卻勉強飲酒。比喻明知故犯。《孟子.離婁上》:「今死亡而樂不仁,是由醉而強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難聞的氣味。宋.文天祥〈正氣歌.序〉:「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2.怒氣、不平之氣。《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都是孫家老乞婆,害我家壞了門戶,受這氣。」
3.邪不正之氣。《呂氏春秋.審分覽.審分》:「凡人主必審分,然後治可以至。姦偽邪辟之塗可以息,氣苛疾無自至。」《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以象物,使人知神姦,不逢氣。」
粗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劣的衣服與食物。形容生活清苦。如:「這一年來,他過著粗衣食的生活。」
痛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恨到極點。《野叟曝言》第三八回:「汝弟平日所深痛嫉者,是異端惑世,宦寺擅權。」也作「深痛詆」、「深痛恨」、「深痛疾」、「深痛絕」。
好善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好美善,憎恨邪。《舊唐書.卷一三三.李晟傳》:「尤下為朋黨相構,好善嫉,出於天性。」也作「好善」、「疾好善」、「嫉好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憎恨壞人或事。如:「嫉如仇」。也作「疾」。
五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充滿五種不清淨的煩惱世界。五濁指一、命濁,眾生多作業,致壽命極短;二、煩惱濁,眾生充滿貪、瞋、痴的煩惱;三、劫濁,世代危厄,飢餓、疾病、戰爭不止。四、眾生濁,眾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見濁,邪說橫行。《阿彌陀經》:「我於五濁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吉祥的預示。如:「習俗上都將烏鴉的叫聲視為一種兆。」
衣蔬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生活儉約樸實。《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和傳》:「和躬率以儉,衣蔬食,防遏踰僭,為之軌制。」也作「食」。
相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彼此互相幫助,共同作。《晉書.卷二.文帝紀》:「暨諸葛誕滔天作逆,稱兵揚楚,欽、咨逋罪,同相濟,帥其蛑賊,以入壽春,憑阻淮山,敢距王命。」《三國演義》第六九回:「操賊奸日甚,將來必為篡逆之事。吾等為漢臣,豈可同相濟?」也作「同相救」、「同相求」、「同相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