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4.8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灰復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內史官正好出缺,朝廷再度重用安國,派他做了內史官。田甲一得知這個消息,害怕韓安國會向他報復,於是就張的趕緊逃跑。韓安國因為找不到田甲,就放話說:「田甲如果再不出現,我就要殺他整個家族。」田甲聽到消息後,非常害怕,只好打著赤膊,去向韓安國請罪。然而韓安國卻不與田甲一般見識,不但沒有懲罰他,反而很有器度的原諒、善待他。後來「死灰復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平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出現「死灰復燃」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八.啟.謝曾察院啟》:「劫火不燼,玉固如斯;死灰復燃,物有待爾。」
六神無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神亂、張皇失措,拿不定主意。《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嚇得知縣已是六神無主,還有甚心腸去吃酒?」《文明小史》第五八回:「家人們看見老爺病了,太太又不曾回來過,更是六神無主。」也作「六神不安」。
心血來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救他一番;送出汜水關,你可速回,不得有誤。──久後你與他俱是一殿之臣。」哪吒原是好動的,心中大悅,忙收拾,打點下山;腳登風火二輪,提火尖鎗,離了乾元山,望穿雲關來。 〔注解〕 (1) 元神:道家稱人的靈魂為「元神」。 (2) 看官:傳統戲曲、說書人或話本和章回小說中,對觀眾與讀者的稱呼。 (3) 嗔痴:發怒和執迷。嗔,音ㄔㄣ。
盛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可一世,目空一切,咄咄逼人,倨傲鮮腆反義:平易近人,和顏悅色,和藹可親辨似: 「盛氣凌人」及「咄咄逼人」都有氣勢逼人的意思。 「盛氣凌人」專用於人,側重於驕橫自大;「咄咄逼人」泛用於人、事、物,側重於來勢洶洶。 盛氣凌人 咄咄逼人 辨似例句 ○ ㄨ 我最瞧不起的就是這種稍有成就,就~、不可一世的人。 ㄨ ○ 被你這樣~地追問,他就更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急迫、張。如:「匆忙」、「不不忙」、「手忙腳亂」。
趁火打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火打劫」是趁人家裡失火、一片亂時搶劫財物,也就是乘人之危。所以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裡解釋「趁火打劫」的狀況時,便說這些盜賊都是臨時起意居多,遇到人家家裡失火時,即趕快召來同伙進入火場,看到東西就搬。主人加以阻止時,他們還理直氣壯地說:「我是幫你把財物搬到我家寄放。」所以徐珂最後下結論說他們是「倉猝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耳。」後來「趁火打劫」不一定限定於趁人失火時搶劫財物,語義擴大到凡是乘人之危,從中取利者都可以使用。
重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興起於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時期的哲學思潮,重建主義者認為進步主義太過重視個人價值,易落入放任、反智主義的傾向,可能形成無政府的危險。其論點主張教育目的該是在協助學生培養社會批判的能力,發展學生認識社會、影響社會改變的技能;非是在協助學生適應既存的社會觀念。其教學方法重視讓學生發現自己特定的興趣,要將國家、世界的目的與學生個人的目標關聯起來,幫助學生利用個人興趣去解決社會的問題。並利用社會社區的資源,與社區合作,實際參與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課堂上要利用師生團體討論、活...
荒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張。元.朱凱《黃鶴樓》第一折:「那周瑜不弱如興劉滅楚的這漢張良,索仔細,莫荒唐。」
張口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舌,舌頭打結。張口結舌形容恐懼張,或理屈說不出話的樣子。《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公子被他問的張口結舌,面紅過耳,坐在那裡,只管發怔。」
氣急敗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的樣子。常用以形容張或惱怒的樣子。《水滸傳》第六七回:「只見一個人氣急敗壞跑將來。」《精忠岳傳》第七一回:「忽見那些逃回軍士,氣急敗壞,跑回營來。」也作「氣急敗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