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遷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遷移靈而改葬。《薛仁貴征遼事略》:「父母在淺土,未曾遷葬,孝服在身,遠父母墳所,乃大不稱心也!」《三國演義》第一○回:「又下令追尋董卓屍首,獲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體,安湊停當,大設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槨,選擇吉日,遷葬郿塢。」
未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不識丁」之典源,提供參考。 #《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弘靖之入幽州也,薊人無老幼男女,皆夾道而觀焉。河朔軍帥冒寒暑,多與士卒同,無張蓋安輿之別。弘靖久富貴,又不知風土,入燕之時,肩輿於三軍之中,薊人頗駭之。弘靖以祿山、思明之亂,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乃發祿山墓,毀其棺,人尤失望。從事1>有韋雍2>、張宗厚3>數輩,復輕肆嗜酒,常夜飲醉歸,燭火滿街,前後呵叱4>,薊5>人所不習之事。又雍等詬責吏卒,多以反虜名之,謂軍士曰:「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6>力弓,不如識一丁字。」軍中以意氣自負,深恨之。 〔注解〕 (1) 從事︰職官名。漢刺史佐吏,通稱為州從事,歷代因其...
歸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歸故鄉。《紅樓夢》第六三回:「任子孫盡喪禮畢,扶歸籍外,著光祿寺按上例賜祭。」
旌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出殯時,在靈前寫明死者官銜的旗子。《後漢書.卷三九.趙咨傳》:「復重以牆翣之飾,表以旌銘之儀。」也作「銘旌」、「明旌」。
拽布披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孝服,服喪事。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但得一個生忿子拽布披麻扶靈,索強似那孝順女羅裙包土築墳臺。」也作「拖麻拽布」、「拽布拖麻」。
撲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振動的聲音。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一五.張珪復生》:「庵僧了燾夜聞撲索有聲,起而側伺,則張中也。」
行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放的地方。宋.蘇軾〈昭靈侯廟碑〉:「元祐六年,秋旱甚,郡守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蘇軾,迎致其骨于西湖之行祠。」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相國行祠,寄居蕭寺。」
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靈。句道興本《搜神記.行孝第一》:「時會稽太守劉惠明當官孝滿,遂將死女屍靈歸來。」
祖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喪家在出殯前一夕所設的祭奠。《陳書.卷二三.陸繕傳》:「太子以繕東宮舊臣,特賜祖奠。」《宋史.卷一二二.禮志二十五》:「改葬無祖奠,蓋祖奠設於車之前以為行始,至於改葬,告遷而已。」
丙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存放靈的房屋。元.迺賢〈秋夜懷姪元童〉詩:「墓田丙舍知何所?一夜令人白髮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