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37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經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理天下。[例]經世治國
借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並且一步步地剷除所有反對他的人。翟方進是漢成帝時的丞相,在位九年,兼通文法吏事,治國有方,得到朝野的稱頌,號為「通明相」。王莽視其為眼中釘,亟欲除掉他。於是他勾結與翟方進私交甚篤的丞相議曹李尋,捏造了並未發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權從此落入王莽手中。成帝知道翟方進的死訊後,問心有愧,便下令厚加撫恤。這個舉動引來與王莽勾結的朝臣杜業的不悅,便上書進諫,說翟方進當權之時,作威作福,結黨營私,排擠賢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的人應...
矜矜業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兢兢業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書經.皋陶謨》是記載,皋陶(ㄧㄠˊ)和帝舜、禹等謀議國事的重要文獻。典源這裡所節錄的是皋陶對以德治國這個理念的看法。除了使政事的運作合乎天道運行之外,皋陶認為,有封地的諸侯不能沉湎於逸樂貪欲之中,應該以戒慎恐懼、認真小心的態度,處理日益繁多的政務。後來「兢兢業業」被用來形容戒慎恐懼,認真負責的樣子。
以夜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夜以繼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夜以繼日」就是以夜晚接續著白天的意思,是說用夜晚的時間來繼續做白天未完成的工作。這句成語出於《孟子.離婁下》,孟子以上古聖王為例,說明他們治國、愛民的德政。夏禹是個厭惡美酒而喜好有意義、合理言論的人。商湯持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用人惟賢,因此任用賢人沒有固定的常法。周文王把已經安定的人民,視同傷者,加以愛護,不敢勞動;追求正道,彷彿永遠沒有終止,不敢自滿。周武王從不輕慢身邊的臣子,也不會遺忘遠方賢德的諸侯。周公想要兼備夏、商、周三代聖王的美德,以實施禹、湯、文、武四位賢王的德政。當發覺做的有與聖王不合的地方,就仰著頭思考,白天想不出來時,夜晚就繼續...
諫太宗十思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唐朝魏徵所作。文中列述十項修身治國的準則,以規諫太宗立德建業。
明珠生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淵才亮茂:才學深廣盛美。 (3) 雅度弘毅:氣度高雅,心志堅貞。 (4) 偉世之器:經世治國的人才。 (5) 仲將:韋誕(西元179∼253),字仲將,三國魏京兆人,韋端之子。漢獻帝建安中,為郡上計吏,特拜郎中。魏明帝太和中,為武都太守。善書,師法張芝、邯鄲淳,諸體皆能,尤精大字,魏室寶器銘題皆出其手。 (6) 懿性貞實:性情真誠良善。 (7) 文敏篤誠:舉止文雅靈活而忠厚。 (8) 保家之主:保衛家國之人。 (9) 不意:想不到。
天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空中,日月星辰及風、雲、雨、雪等一切自然現象。《易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野老治國於地利,騶子養制於天文。」《三國演義》第八回:「允自幼頗習天文,夜觀乾象,漢家氣數已盡。」
有治人,無治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有治理天下的人才,而沒有平治天下的固定法則。指只靠法律不能治國。《荀子.君道》:「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清.王先謙.集解:「無治法者,法無定也。」
典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令制度。[例]仔細推敲每個朝代的典章制度,既可以了解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更可以借鑒為治國方針。
歸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安心。《商君書.農戰》:「聖人知治國之要,故令民歸心於農。」《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國敝而禍多,民無所歸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