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寡不勝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寡不敵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周厲王施行暴政,禁止人民議論毀謗朝廷,並且任用虢(ㄍㄨㄛˊ)長父和榮夷公,但這兩人只知獨占利益作威作福,臣子芮(ㄖㄨㄟˋ)伯良夫認為這樣一來將會為國家招來大災難,於是上書勸誡周厲王。強調身為一國之君有責任為人民除禍害,作人民的榜樣,否則將招致人民的仇視和怨恨,而且君王只有一個,是抵擋不了人數眾多的百姓,這時君王的處境就危險了。後來「寡不敵眾」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少的抵擋不過人多勢眾的。
三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稱三種禍害
慎防杜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止、消弭微小的過失或缺點,謹慎防範其成為禍害。《明史.卷一九九.王邦瑞傳》:「朝廷易置將帥,必采之公卿,斷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漸,示臣下不敢專也。」
匹夫無罪,懷璧為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擁有璧玉而無端招來禍害。《三國志.卷五.魏書.后妃傳.文昭甄皇后傳》:「今世亂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璧為罪。」也作「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翦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俘虜。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陳桓公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這樣除去惡的,善的才能發揚。後來「斬草除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驩欣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歡欣鼓舞」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據《蘇軾文集.卷四八》引)自近歲以來,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加,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於刑罰。有田者不敢望以為飽,有財者不敢望以為富,惴惴焉恐死之無所。然皆聞見所熟,以為當然,不知天下復有仁人君子也。自公始至,釋其重荷,而出之於陷阱1>之中。方其困急時,簞瓢之饋2>,愈3>於千金,是故莫不歡欣鼓舞之至。 〔注解〕 (1) 陷阱:指禍害、災難。 (2) 簞瓢之饋:指微少的贈予。簞瓢,音ㄉㄢ ㄆ|ㄠˊ。簞,竹製的盛飯器具。瓢,由葫蘆做成的舀水器。饋,音ㄎㄨㄟˋ。 (3) 愈:勝過。
誤國殃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耽誤國事,禍害人民。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五齣:「切惟元老嚴嵩僭竊,權侔人主,誤國殃民,奸謀久矣。」也作「誤國殄民」、「誤國害民」。
餘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遺留的禍害。《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若湯之旱,則桀之餘烈也。」
蝥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吃禾稼的害蟲。比喻敗類、禍害的意思。《左傳.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闕翦我公室,傾覆我社稷,帥我蝥賊以來,蕩搖我邊疆。」也作「蟊賊」。
禍稔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禍害起於內部。參見「禍發蕭牆」條。唐.劉蕡〈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禍稔蕭牆,奸生帷幄,臣恐曹節侯覽,復生於今日矣。」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