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8.16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撩蜂撥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撩逗蜜蜂,撥弄蜂刺。比喻惹是生非或惹犯惡人,自取禍害。《蕩寇志》第一九回:「前日勝兄弟吃害了,我正要去報仇,只因不得公明哥哥的將令,權且耐著。你倒先來撩蜂撥刺,此仇如何不報?」也作「剔蠍撩蜂」。
除根翦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俘虜。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陳桓公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這樣除去惡的,善的才能發揚。後來「斬草除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災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災難。《孤本元明雜劇.鬧銅臺.第二折》:「只因你宅上有災迍,一逕來除禍患。」《西遊記》第一三回:「卻說他雖有災迍,卻有救應。」
蠹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國家。《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昭因黃皓蠹國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遲處死。」
違害就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避禍害,追逐利益。《吳子.圖國》:「謀者,所以違害就利。要者,所以保業守成。」
假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苟延殘喘。《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謝夷吾傳》:「竊以占候,知長當死。近三十日,遠不過六十日,遊魂假息,非刑所加,故不收之。」《明史.卷一二三.明玉珍傳》:「若必欲崛強一隅,假息頃刻,魚遊沸鼎,燕巢危幕,禍害將至。」
患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自三代以來,匈奴常為中國患害。」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六:「膏火自煎熬,多財為患害。」
兔羅雉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小人奸惡,但卻會用計來倖免罪罰,而君子忠直,卻因固守正道反遭禍害。語本《詩經.王風.兔爰》:「有兔爰爰,雉離于羅。」
心腹重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重大的禍害或隱憂。《南齊書.卷四七.王融傳》:「一令蔓草難鉏,涓流泛酌,豈直疥癢輕痾,容為心腹重患。」也作「心腹大患」。
心腹之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命的禍害或隱藏在內部的危害。《英烈傳》第六九回:「深恐北平難保,我兵宜先救心腹之憂,後除手足之患。」也作「腹心之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