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治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主張的無為與崇尚自然等政治思想。漢初宰相曹參奉行此術,至文帝、景帝時,亦遵行不改,而成為西漢的治世。
五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五更是周代養之禮所尊養的者和通達事理的人,更是明理懂事的意思,後世說「更事」即此意。三五更的人數有二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見於〔禮記.文王世子.注〕,三、五更各一人,都是年退休的官員,天子用事奉父兄的禮節來尊養他們,以向天下百姓示範孝悌的德行;以三、五為名是取象三辰五星的天象,或意謂人通達三德(正直、剛、柔)五事(貌、言、視、聽、思)。第二種說法是認為三有三人,五更有五人;更是當時對者的一種稱呼。
弱殘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中,年體弱、傷殘等作戰能力不佳的士兵。《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斷非我們營裡這幾個弱殘兵可以抵擋得住的。」後也用以比喻年體弱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較差的人。如:「那些弱殘兵,怎可能完成如此艱鉅的工程呢?」
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女傭。《文明小史》第四三回:「撫臺委了首府代拈香,太太還願是叫媽子替去的。」也稱為「媽兒」。
2.妻子在家中對自己的謔稱。如:「我這媽子整天忙進忙出,沒一刻得閒。」也稱為「媽兒」。
先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到年,體力精神就已衰頹。宋.歐陽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稟生素弱,顧身未而先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的人。《三國志.卷二八.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鄧艾》:「七十公,反欲何求?」
2.丈夫。《水滸傳》第二四回:「大官人怎麼不認得他公?便是每日在縣前賣熟食的。」
太監。《醒世姻緣傳》第五回:「等到十三日,與公上壽的日子,我們兩個齊過去與他說說,量事也不難。」《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有一個鄉下人很窮,沒落子,心裡盤算,打算要上京當公去,又尊貴,又弄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生活到。今多用於夫妻之間。《詩經.邶風.擊鼓》:「執子之手,與子偕。」《初刻拍案驚奇》卷九:「王氏父母遂把女兒招了劉氏子為婿,後來偕。」
百年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人夫妻感情和諧不變,一直到也不分離。《孤本元明雜劇.雷澤遇仙.第三折》:「我得與仙姬百年偕,便無官死也甘心。」《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孫媳婦是好的。只願你們夫妻百年偕,多子多孫!」也作「百年到」、「百年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年的男子。如:「鄰家頭一大早就上公園打太極拳。」
2.稱自己或他人的丈夫。如:「我們家頭說退休後要帶我出國玩。」
狐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非常狡猾的人。如:「他很狡猾,是個不折不扣的狐狸。」《海上花列傳》第五八回:「鶴汀總不則聲,但暗忖這諸三姐竟是個狐狸,若實夫為其所愚,恐將來受害不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