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友邦,相交好的國家。《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田假為國之王,窮來從我,不忍殺之。」《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國。」
宗教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教道德包括兩個名詞,如果就獨立名詞解釋,應該分別解釋其意義及內涵;此處用聯結詞將兩個名詞合而為一,當做一個名詞處理,意在說明兩者之間的關係,著重二者可能含有的相同元素,因而可以關聯。
  宗教道德各有其基本意義,如宗教指信仰、實行、態度和動機,生活方式有關;而道德通常指一個道德系統,包括對人性的信念,相信人有向善之意,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規則,以及在對和錯之間的選擇。
  中國自古以來,文化中有宗教意識,卻未建立一個有最高權威的宗教,為全民族所信仰,雖然道教以道家學說為名而建立,卻未成為全體信仰的宗教;然而道德倫理卻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表面上看,在中國文化中似...
噲為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信知漢高祖畏其才能,常稱病不朝,自此鬱悶不樂,並羞周勃、灌嬰等為伍。後過樊噲家門,噲跪拜送迎,韓信遂自嘲曰:「生乃噲等為伍!」典出《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後比喻平凡庸俗的人共事或同伙。
馬克斯主義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克斯主義是由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恩格斯(F. Engels, 1820~1895)合作創立的一種革命性的社會科學思想。主要的概念或內涵包括下列各項:唯物論、疏離、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說、階級鬥爭論等。馬克斯強調經濟因素對歷史或文明發展的決定性作用,主張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是疏離的,而在共產主義世界中,人獲得了解放的可能性,獲得了控制自己命運的可能性。
  馬克斯主義通常被視為是唯物史觀或歷史唯物主義;其根本精神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根本動力,在於社會的經濟發展、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在〔德意志意識型態〕(The German Ide...
網路檢索探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而言,網路檢索系統主要是由網頁搜爬(crawling)、網頁索引(indexing)、網頁檢索(querying),以及網頁排序(ranking)等四個子系統所組成,如圖 1所示。(1)網頁搜爬:藉由網頁爬蟲(web crawler)定期至各個網站下載、蒐集網頁資訊,並儲存在自身的資料庫中作為日後搜尋的資料來源;(2)網頁索引:將網頁爬蟲搜爬回來的網頁,經過文件解析後建立索引(index)結構,例如:反向索引(inverted index),以提供未來檢索時快速、即時比對使用;(3)網頁檢索:比對使用者輸入的查詢關鍵字自身的索引資料庫,搜尋出所有包含查詢關鍵字的網頁,作為符合使用者查詢條...
Castillo, C., & Baeza-Yates, R. (2009). Web retrieval and mining. In M. J. Bates & M. N. Maack (Eds.),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3rd ed.) (pp. 5615-5622). Boca Raton, FL: CRC Press.Cooley, R., Mobasher, B., & Srivastava, J. (1997). Web mining: information and pattern discov...
資訊科技人文素養的統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資訊科技人文素養的統整1.1 網路犯罪1.2 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1.3 善用網路科技擴大人文關懷 資訊科技人文素養的統整認識網路規範,了解網路虛擬特性,並懂得保護自己。認識網路犯罪:了解網路犯罪型態,避免誤觸法網及受害。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適時應用資訊科技,透過網路培養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善用網路科技擴大人文關懷:建立科技為增進整體人類福祉的正確觀念,善用資訊科技作為關心他人及其他族群的利器 。 網路犯罪認識網路犯罪隨著網路及資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加比賽。如:「此次區運賽的選手,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
健康體育學習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頁面分類的主條目是健康體育學習領域。資料來源:國民教育社群網目錄1 基本理念2 課程目標3 分段能力指標3.1 1.生長、發展3.2 2.人食物3.3 3.運動技能3.4 4.運動參3.5 5.安全生活3.6 6.健康心理3.7 7.群體健康4 實施要點 基本理念21世紀是科技高度發展、社會快速變遷、國際關係日益密切的時代。教育部針對國民教育階段修訂跨世紀的九年一貫新...
時浮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著世俗的眼光或潮流而行。形容沒有己見,隨波逐流。《晉書.卷四三.王戎傳》:「但時浮沉,戶調門選而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陶冶世俗,時浮沉,吾不如子。」也作「世浮沉」、「世沉浮」。
環境自然資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境自然資源是自然產生而非人為製造之物品及服務 (goods and services),可細分為自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流量資源(resources flows)環境資源(environment resources)三大類。
1.自然資源指自然界所提供且可以被分割為細小單位的資源,其另一特點是必須再投注勞力或資本等投入,才可為人所使用,亦即將自然資源視為原料(raw material)的同義字,如石油、森林、魚、土地等等。
根據資源存量是否可以再生,可將自然資源分為:
(1)可再生資源(renewable resources)可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