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家劇院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為西班牙文化部所屬的「舞台藝術音樂協會」經常性舉辦表演節目的兩個表演團體之一,是西班牙國家劇院的常設機構。西班牙由於本身具有豐富獨特的民俗舞蹈,過去一直沒有成立國家古典蕾舞團。舞團的前身是「西班牙國家古典蕾舞團」(Ballet Nacional de Espana Clasico)。舞團成立之雙重目標:一、結合西班牙國內具有古典蕾的舞者共同戮力於國家舞團;二、將舞蹈藝術永恆之美 ── 獻給來自各階層的西班牙人民。1987年12月瑪雅.普麗瑟絲凱雅(Maya Plisetskaya)任該團藝術總監,在其領軍下,成功地巡迴於世界各地。舞團的節目包羅萬象,包含了古典、新古典及現代蕾舞碼...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89年及舞團提供。
蕾資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刊雜誌名。此雜誌已在1977年改名為《國際蕾》(International Ballet),〔見國際蕾( Ballet International)〕。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菲律賓蕾舞劇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該團創立於1987年,是整合了當時舞蹈開路先驅「海瑞拉亞舞團」(Hariraya Dance Company)、「舞蹈音樂會」(Dance Concert),以及多個自弗迪南.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政權倒台後,因文化政策改變而合併的較小舞團。每年在菲律賓文化中心(Philippine Cultural Center)及莫拉科劇院(Meralco Theater)均有固定演出季,上演本土以及國外的作品,菲律賓蕾舞劇團有時應邀作國際巡迴演出,亦曾數度前來臺灣演出、為菲律賓唯一可媲美國外著名之職業舞團者,其舞碼涵蓋西方作品。大型古典蕾舞劇;如《舞姬》(La Bayade...
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巧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巧比蕾》(Chopi Ballet)一詞,見於修.垂西(Hugh Tracey)所著《巧比音樂家》(Chopi Musicians)一書。此種舞蹈盛行於葡屬東非洲巧比人之間,深受葡萄牙音樂之影響,但仍保有其優良舞蹈,具備富有生氣而活潑的現代精神。巧比人表演蕾,具有成熟的抒情形式。當地人舞蹈時,配以歌唱,通常以聽比拉(Timbilla)或木琴伴奏。垂西氏敘述1940年代之巧比蕾,共有十一項節目:一、第一次樂隊前奏(無歌詞),二、第二次樂隊前奏(無歌詞),三、第三次樂隊前奏(無歌詞),四、舞者登場,五、舞者傳呼,六、舞蹈表演,七、第二回舞蹈,八、歌唱,九、諮議人員(Counci...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蕾年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刊雜誌名。英文蕾年刊,由亞諾.潶思克(Arnold Haskell)所編輯,自1947年開始發行,至1963年停刊,斯維森(C.W. Swinson)與威爾遜(G.B.L. Wilson)於1948年加入第二期副編輯的工作,瑪麗.克拉克(Mary Clarke)與和伊渥.給斯特(Ivor Guest)1954年加入第七期的編輯。自1961年開始瑪麗.克拉克成為共同編輯(co-editor)。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室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為一種類似室內音樂之小型蕾舞團。伴以小型樂隊,由於室內空間有限,而其舞蹈動作亦較小,無法跳出如「大跳」〈Grand Jeté〉或「翦跳」〈entrechat〉等大動作之舞步。室內蕾興起於二十世紀初,提供機會使過去吟遊詩人式之歌謠表演,有復活之勢。可使觀眾在近距離中,與表演者面對面,因此舞者臉部的表情,乃至細小的手部姿勢可清楚看見。其故事之主題簡明扼要,以強調劇中之人物特質為焦點,音樂往往配合動作而非取代動作。服裝、佈景亦較簡單,在視覺上不如古典蕾之豪華壯觀,如此卻給予舞者有真正表達感情,與發揮舞藝的機會。另一方面由於製作成本較低,使正興起之現代蕾舞團減少一些經濟上的壓力,在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法蘭德斯皇家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為比利時舞團。1969年由珍妮.布拉邦(Jeanne Brabants, 1920-)創立,1970年舉行創團首演,1976年榮膺皇家的名銜。1984年由俄羅斯編舞家瓦樂麗.潘諾芙(Valery Panov, 1938-)繼任藝術總監。1987年元月羅伯.丹佛斯(Robert Denvers, 1942-)接任藝術總監。丹佛斯曾擔任貝雅特「二十世紀蕾舞團」獨舞者,1974年與瑪莉亞.巴里歐斯(Maria Barrios)成立「委內瑞拉當代蕾舞團」(Ballet Contemporaneo de Camara)。1977年返回「二十世紀蕾舞團」任助理總監,同時亦專研巴蘭欽舞蹈技巧。此...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95年。
今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刊名。英國蕾年刊,由亞諾.潶思克(Arnold Haskell)所編輯,自1946年3、4月開始發行,至1970年7、8月停刊,由曼徹斯特(P.W Manchester)擔任編輯,1951年由侯夫(Estelle Herf)接任編輯工作。直到1970年為止。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蒙特婁爵士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由珍妮薇葉芙.沙賓(Genevieve Salbaing)於1972年於加拿大蒙特婁成立。1978年沙賓擔任該團藝術指導,以嘗試舞蹈與音樂彼此間的互動關係,表現各種不同風格的舞蹈與爵士樂融合。她廣邀傑出編舞家為該團編舞,以及爵士樂專家為舞團作曲;如布來恩.麥克唐納、琳.泰勒.柯貝、文生.內布拉達、路易斯.法哥、毛里西歐.溫格特等,爵士樂家有奧斯卡.彼得森、克勞得.雷維耶、文生.迪奧納等人。而艾靈頓、葛希文、波林、拉威爾、史特拉汶斯基等作曲家作品亦曾出現該團舞碼中。舞團至世界各地巡演已超過四十餘國家,並不斷受邀參加著名國際舞蹈節。舞團作品有《再會》、《大樂隊》、《火鳥》、《給卓普林》、《黑...
舞團提供及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89年。
布拉格室內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成立於1975年。團長與製作人為帕威爾.史莫克(Pavel Smok, 1927-)。1983年舞團至澳洲演出,為捷克第一個至澳洲表演的舞團。團員維持有十八位舞者,是小而美且精緻的蕾舞團。該團有超過四分之三的舞碼為捷克與斯拉夫民族作曲家的音樂。舞團演出舞碼從純舞蹈至戲劇性或富風趣的喜劇情節舞蹈,以及當代舞蹈等範圍極廣。史莫克是位優秀編舞家;1964年為「布拉格蕾舞團」共同創立者。至1975年離開該團,自創「布拉格室內蕾舞團」。舞團經常應邀參加藝術節及巡迴世界各國演出。如柏林、古巴、英國、羅馬尼亞、瑞士、維也納、希臘、義大利、法國、印度、德國、芬蘭、中國、比利時、蘇俄、保加利亞、布達...
舞團提供資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