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蕉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蕉纖維織成的布。略帶褐色,產於琉球。可製屏風,頗為古雅,深受日本人喜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捕魚的用具。以竹片或草梗編成,通常置於河川中魚蝦聚集之處,以捕捉魚蝦。
尤斯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見福克旺埃森蕾舞團(Folkwang Ballett Essen)〕。
澳洲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1962年成立,座落於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市。舞團創始人珮姬.范布拉夫人(Dame Peggy Van Praagh)建立了英國式的傳統,無論風格或表演的舞碼皆以古典為主。1965年舞團首次至倫敦演出,並至歐洲獻演。舞團每年約巡迴演出一百八十五場,三十餘年來已巡迴世界各國及各著名劇場演出。舞團歷任藝術指導有羅勃.郝普曼(Robert Helpmann, 1974-1975)、安.伍廉斯(Anne Wooliams, 1976-1977)、范布拉夫人復任該職(1978-1979)、瑪麗蓮.瓊絲(Marilyn Jones, 1980-1983),以及現任的梅娜.吉爾顧德(Maina Giel...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 1989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蕉的別名。參見「蕉」條。
紐約市立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該舞團於1933年成立,由林肯.柯斯坦(Lincoln Kirstein)邀請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共同創立的一個完全屬於美國,且目的是要放在原創性而非搬演以前傳統舞碼為目的的蕾舞團。巴蘭欽接受了邀請,但強調需先有蕾舞校,於次年即創建了美國蕾舞學校(The 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為培育人才與發展舞蹈奠定了根基。1935年於紐約首演,1946年成立「蕾舞協會」,柯斯坦為行政總監,巴蘭欽為藝術總監,羅賓斯為藝術聯合指導;舞團成功的結合了歐洲與美國當代蕾,並很快地成為世界上知名的蕾舞團之一。由於創團風波不斷,直到1948年方以...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97年與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蕉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姜芋的別名。參見「姜芋」條。
皇家蕾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1931年由舞蹈教育家妮涅特.瓦洛(Ninette de Valois, 1898-)成立,最早位於莎德斯威爾斯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是附屬於英國皇家蕾舞團的學校。其融合了法國、義大利、丹麥,與蘇聯的蕾精髓,成為英國蕾舞者的搖籃。1947年,學校擴充並搬到目前的西倫敦校址。1955年,往下扎根,接受小到十一歲的學生,提供全天候的舞蹈及學術教育與住宿。另外也開設教師的訓練課程,帶動英國的蕾發展。
Selma Jeanne Cohen 主編《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
羅馬歌劇院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1928年成立於羅馬歌劇院,該劇院原名為柯斯坦斯劇院(Teatro Costanzi)以紀念其建築師多朗利高.柯斯坦斯(Domenico Costanzi)。當時在此演出最負盛名的舞作有盧依吉.曼佐堤(Luigi Manzotti, 1835-1905)的《西伯1878》(Seba)、《極緻》(Excelsior,1881)及《邱比特》(Amor1886)。二十世紀初最為人所稱道的演出是「俄羅斯瑟給狄亞格烈夫蕾舞團」(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iaghilev)1911及1917的兩次演出;一次是《Les Feux d´Artifices》的首演,配樂為史特拉溫...
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珊多納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美國蕾舞者,她生於紐約,剛開始隨美國蕾舞團(the American Ballet)的臨時團員羅納.倫敦(Lorna London)學舞,接著在其師影響下成為美國蕾學校學生。十六歲那年首次參加城市電台音樂廳蕾舞蹈團(the Radio City Music Hall)演出,接著在拉.韋斯伯格(Barbara Weisberger)邀請她到新賓西法尼亞州蕾舞團(the New Pennsylvania Ballet, 1964)演出前,曾短期的在紐約市立蕾舞團(the New York City Ballet)工作。她所演出的舞碼都是重新將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Jacqueline Chall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