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96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愁眉苦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愁眉苦臉」之典源,提供參考。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成老爹把賣主、中人,都約了來,大清早坐在虞家廳上。成老爹進來請大爺出來成契。走到書房裡,只見有許多木匠、瓦匠在那裡領銀子。虞華軒捧著多少五十兩一錠的大銀子散人,一個時辰就散掉了幾百兩。成老爹看著他散完了,叫他出去成田契。虞華軒睜著眼道:「那田貴了!我不要!」成老爹嚇了一個痴。虞華軒道:「老爹,我當真不要了!」便吩咐小廝:「到廳上把那鄉裡的幾個泥腿替我趕掉了!」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裡人去了。
至敬無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極親密的人表示敬愛,應著眼於真情的表露,而不必用虛文縟節。《禮記.禮器》:「有以素為貴者,至敬無文。」也作「至親無文」。
目睜口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神,於是趕緊代他向女神告解道歉,夏侯禎才恢復正常。在此文中,「目瞪口噤」是形容夏侯禎被陰靈入侵,瞪著眼睛,嘴巴緊閉的失神模樣。後來「目瞪口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樣子。
題外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資料〕 ■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讀古人書,直是要虛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應;若左遮右攔,前拖後拽,隨語生解,節上生枝,則更讀萬卷書,亦無用處也。■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季隨)又云:「方其未至純熟,天理何嘗不可見乎!」此又不看本文本意,而逞快鬥高,隨語生說之過。夫《中庸》本意,欲人戒謹恐懼,以存天理之實而已,非是教人揣摩想象,以求見此理之影也。伯壽下一「見」字,已是有病,季隨又更節上生枝,更不復以「純熟」自期,只要就此未純熟處便見天理,不知見得要作何用?為說至此,去本日遠,以言乎經,則非聖賢之本意;以言乎學,則無可用之...
眼高手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穿鞋襪。 (8) 頎然:音ㄑ|ˊ ㄖㄢˊ,修長的樣子。 (9) 睥睨:音 ㄅ|ˋ ㄋ|ˋ,斜著眼睛看人,有傲然輕視的意思。 2、「手低」:明.王衡《鬱輪袍.第三折》〔生〕先生,試教小的們一曲咱。〔推〕好容易。我是讀孔聖書的,你是沿門唱教的;我是錦墩上坐的,你是氈條上跪的。我到彈與你聽,你要我教,你跪著聽者。〔生背介〕好大話也,我便跪,你且彈。〔推彈介〕〔生背介〕呸!呸!呸!【倘秀才】動指兒沒些下落1>,取調兒沒些直拗2>。幾曾見嶰谷3>篁4>中有餓梟!他直恁的手藝低,口氣高,教人暗笑! 〔注解〕 (1) 下落:著落、去處。 (2) 直拗:曲直,指聲調起伏有波折。拗,音ㄠˇ。 (3...
眼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蓋眼睛的用具。如:「他的眼睛受傷,治療期間必須戴著眼罩。」
餳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睜半閉著眼。《西遊記》第二三回:「只見那婦人出廳迎接,八戒餳眼偷看。」《紅樓夢》第一二回:「賈瑞見鳳姐如此打扮,一發酥倒,因餳了眼問道:『二哥哥怎麼還不回來?』」
節外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資料〕 ■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讀古人書,直是要虛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應;若左遮右攔,前拖後拽,隨語生解,節上生枝,則更讀萬卷書,亦無用處也。■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季隨)又云:「方其未至純熟,天理何嘗不可見乎!」此又不看本文本意,而逞快鬥高,隨語生說之過。夫《中庸》本意,欲人戒謹恐懼,以存天理之實而已,非是教人揣摩想象,以求見此理之影也。伯壽下一「見」字,已是有病,季隨又更節上生枝,更不復以「純熟」自期,只要就此未純熟處便見天理,不知見得要作何用?為說至此,去本日遠,以言乎經,則非聖賢之本意;以言乎學,則無可用之...
潑浪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兒童玩具。轉動鼓面,鼓面旁的墜子會敲擊鼓面,發出連續咚咚聲響。舊時賣貨郎亦用此搖弄發聲以代替叫賣。《紅樓夢》第四七回:「只見薛蟠騎著一匹大馬,遠遠的趕了來,張著嘴,瞪著眼,頭似潑浪鼓一般,不住左右亂瞧。」也作「波浪鼓」。
努目撐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眼睛,豎起眉毛。形容怒目而視的樣子。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哥哥行並不敢半句兒求於濟,他見我早揎拳攞袖,努目撐眉。」也作「努睛突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