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歸有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推崇他為明代第一散文大家。直到清代,方苞、姚鼐等人,也對歸有光交口稱讚。歸有光反對擬古,多從形式著眼,並沒有達到內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大多是應酬文字,也有些是對當時政治的不滿,表現對人民的同情。有些寫景、記敘的文章,即事抒情,真切動人,篇幅短小,言簡意賅,結構精巧,波折多變。 評價游國恩先生在評價歸有光散文特色時說:「他把生活瑣事引到載道的古文中來,使古文更密切地和生活聯繫,因而也寫出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此外,女性行狀的文體始於宋代,是當時新發展出來的一種文體。然而,歸有光〈先妣事略〉堪稱是先妣行狀...
撫劍疾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著劍很生氣的瞪著眼睛。《孟子.梁惠王上》:「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學習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模式是不可能的,因為知識建構過程㉃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依賴於具體情境的。喬納森提出了從「過程取向」著眼設計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一組啟發式,稱之為3C,即情境(context)、協作(collaboration)和建構(con-struction)。首先,建構主義學習環境設計應關注知識的建構;其次,應創設有意義、真憑實據的學習情境並運用他們已建構的知識;第三,學習者之間、師生之間應協同努力,教師應擔負起指導與督促的作用而不是一個知識供應商。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學習過程英文關鍵字:Learning process 參考資料盛...
兀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助詞,無意義。元.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一折:「垓心裡手掿著槍,殺場上硬睜著眼,哥也!敢戰兀那三千合我也不倦憚。」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一折:「我可敢一直兒走到地南頭,您去兀那熟耕地裡可都翻觔陡。」
學生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崇尚領導能力、運動能力及人員方面的表現,在學校俗名誌研究當中,發現教師與學生雙方對於學校教育意義的著眼點有不同的解釋,教師對於學校教育的思維,往往採取正式的思維來走,而學生則以非正式的觀點為主,因此彼此常產生衝突,近來研究指出,教師應該與學生做觀點的溝通,彼此交流想法,並從此處作為出發點,重視潛在教育的發展,才能將學生同儕的阻力轉為助力,讓自我的教學更加有效率。(註1) 關鍵字中文:學生文化英文:student culture 參考書目註1 陳奎熹(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頁86-87。師大書苑有限公司註2 陳奎熹...
萬死不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推辭。” 王允聽了貂蟬的話,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馬上朝貂蟬跪下,納頭便拜。貂蟬慌忙扶起。王允流著眼淚說:“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賊臣董卓將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計可施。董卓有一個義子呂布,驍勇異常,天下無有敵手。方才聽了你的話,我想出一條'連環計'來,先把你許配給呂布,然後再暗中獻給董卓。你去離間他們父子兩人,讓他們因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後挑撥呂布去殺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為國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蟬緩緩站起,態度堅決他說:“我已許下大人雖萬死也決不推辭,如果不能遵計殺死董卓,以報國恩,願意死在萬刃之下!”玉允...
梅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雨期開始的一天稱入梅或立梅,結束的一天稱出梅或斷梅。因各地地形和經緯度不同,對入梅、梅雨中斷、出梅等著眼點不同,有以地面要素達到某一值為標準的,也有以環流形勢轉變為標準的,至今尚無確定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日期的統一標準。目前,中國一般以西太平洋高壓脊線北移到北緯20°以北,同時雨帶位置穩定出現在江淮流域為準。一般梅雨期由於雨量集中,容易造成內澇和水災。但也有的年份在應當出現梅雨的時期不僅沒有持續的大雨和暴雨,而且降水量不多,出現乾旱現象。根據降水量的多少,可把梅雨分成豐梅、枯梅和空梅。4.分布:這個滯留鋒面每年五、六月時,在...
逼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眼睛看。[例]一覺得有人正在逼視自己,她不禁心慌意亂,臉紅耳熱。
原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 (9) 倨:音ㄐㄩˋ,傲慢無禮。 (10) 睨:音ㄋ|ˋ,斜著眼睛看。 (11) 有司: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12) 詳:通「佯」,假裝、偽裝。 (13) 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後為趙惠文王所得。 (14) 九賓:古代朝會大典設九賓,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
睽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眼睛注視。如:「眾目睽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