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錦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與文學史》(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6)《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元尊文化,1998)《言或真理的技藝》(臺北:麥田,2003)《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2006)散文:《焚燒》(臺北:麥田,2007)編書:《一水天涯:馬華當代小説選》(臺北:九歌,1998)《別再提起:馬華當代小説選 1997-2003》(臺北:麥田,2004)與張錦忠主編《原鄉人:族群的故事》(臺北:麥田,2004)與王德威合編《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2006)與張錦忠合編《回到馬來亞:華馬小説七十年》(雪蘭...
正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八正道的第三支。不作一切非理的言談,即說真實語,不撒、不搬弄是非、不口出惡言及說好聽而無意義的話。《雜阿含經》卷二八:「有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淚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海中鮫人淚滴所成之珠。漢.郭憲《洞冥記》卷二:「乘象入海底取寶,宿於鮫人之舍,得淚珠,則鮫所泣之珠也。」
2.淚滴如珠。形容一滴滴的眼淚。宋.歐陽修〈蝶戀花.百種相思千種恨〉詞:「此意為君君不信,淚珠消盡愁難盡。」清.李玉《占花魁》第二三折:「欣萍聚,淚珠拋。」
放空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說話不切實際。如:「別再那兒吹噓、放空炮了,小心言被揭穿。」
取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取得信賴。[例]前後自相矛盾的言,當然無法為人所取信。
堂皇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冠冕堂皇」。見「冠冕堂皇」條。01.清.薛雪《一瓢詩話》:「此等詩竟將堂皇冠冕之字,纍成善頌善禱之辭,獻諛呈媚,豈有佳作?」02.《孽海花》第一八回:「雯青雖不認得西文,見她堂皇冠冕,擲出信來,知道不是說了。」
心非口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口是心非」。見「口是心非」條。01.明.徐&8e74.jpg;《殺狗記》第二九齣:「堪恨兩人不志誠,心非口是無定准(準),到此方知說的人,嗏!糖言蜜口畜生性。」
東誆西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處說詐騙。《孤本元明雜劇.東籬賞菊.第二折》:「若論我,半個字也不識,若說道抵換官物,盜使印信,東誆西騙,天下絕魁。」
信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任聽從。《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高麗之兵脆弱,襪囉之言誇誕,說的言語也,不可信從。」《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矯公初時也還有信從之意,聽說到『收回雷部,也未可知』,到不免有疑。」
基本人格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版基本人格量表(B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CBPI) 編製歷史由臨床心理學者Jackson, D. N.與同事共同編製。目的在評量人格與精神病理學上多向的特質。適用對象自12歲以上至成人。原版有240題,組成12個分量表。中文版根據1996年版進行修訂,1999年出版。中文版總題數為150題,10個分量表。刪除疏離量表,否認量表改為測。並有國中、高中職與大學三組常模。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