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9.30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予取予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就不免獲罪了。所以我死後你快走吧!不要去小國,他們不會接納你的。」楚文王下葬後,申侯依從他的交代,緊逃到鄭國去,並且頗受鄭厲公的寵愛。在這段記載中,有兩句話是楚文王對申侯的指責:「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本是指申侯貪得無厭,不斷向文王索求財物,後來「予取予求」被用來比喻任意取求,需索無度。
劍及履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莊王急於為大夫申舟報仇,一直到前院,僕人才追上他並送上鞋子,追到了寢門外,才送上佩劍。形容人行動果決、快速,而不拖泥帶水。[例]既然已經計劃好了,就要劍及履及,快去做。
當仁不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仁不讓」是指面臨仁義之事而不謙讓。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孔子說:「當仁不讓於師。」大意是說:遇到有關仁義的事,就要快去做,即使面對自己的老師,也不必謙讓。為什麼孔子會如此強調「仁」的重要呢?因為「仁」就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美好的關係」,在家裡面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關係;擴大到社會上,就是君臣有禮、朋友有義的關係。「仁」從個人修身做起,最後擴充成為維繫家庭和社會的力量。這種力量發揮到極致,就是「大同世界」的達成。所以「當仁」的事情,當然「不必謙讓」,反而要爭先去做。後來「當仁不讓」演變為成語,用來指遇到應該做的事,主動承擔起來,而不推讓。
劍拔弩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根之子,劉歆則是與王莽有幾十年情誼的舊臣,因此王莽不願讓此事傳開,導致內亂。所以當其他將領率領大軍至時,大批兵士都拔出劍,弓也上弦,形勢十分緊張。更始將軍史諶告訴大家說:「大司馬董忠得了急性的瘋病,已經把他殺了,現在沒事了,大家可以收兵了。」眼見董忠已死,劉歆、王涉也只有自殺,這場密謀已久的兵變也就這麼失敗了。後來「劍拔弩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 + 南朝梁.袁昂在《古今書評》一書中,評論許多書法家的筆法。其中韋誕是三國魏著名的書法家和製墨家。他寫的「章草」已臻成熟,有草聖之稱。袁昂認為韋誕的筆法:「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意思就是說韋誕的書法,就像龍...
望梅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遇上烈日當頭,天氣炎熱,附近又找不到水源,士兵們口乾舌燥,渾身大汗,精疲力盡,一個個懶洋洋的都不想路了。曹操也很焦急,忽然,他想出了一個主意。便舉起馬鞭,往前一指,對士兵們說:“看!前邊有一片梅林,結的梅子個兒都挺大,到那裏咱們再好好休息吧。”士兵一聽,想起那又甜又酸的梅子,口水直流,也不覺得渴了,都來了精神,加快了步伐,堅持走到了有水的地方。這故事產生了“望梅止渴”的成語。現在用它比喻願望不能實現,只好用空想來安慰。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吳將呂蒙本來沒讀什麼書,有一天吳國君主孫權把他找去,跟他說:「你現在已獨當一面,承擔重任了,最好增長一點學問來開拓心胸眼界。」呂蒙當場回覆孫權說:「在軍中,甚為忙碌,恐怕找不到時間讀書。」孫權說:「再忙,也沒我忙。回去緊從《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和三史讀起。要記住孔子也說過:『與其一天到晚都在空想,不如定下心來去好好讀書。』漢光武帝在軍務操勞中,仍然手不釋卷,曹操也說自己老而好學。你何不以他們為榜樣,好好勉勵自己呢?」呂蒙聽了以後,下定決心苦讀群書。果然學識精進,甚至於連一些碩儒書生都不如他呢。後來魯肅暫代周瑜處理軍務,有一天到呂蒙駐守的營區去巡視。魯肅本來有點輕視呂蒙,結...
望塵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迎頭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連夜回國。到了函谷關,卻發現關門必須等到清晨雞啼時才會打開。這時秦昭王已經後悔,而且派遣人馬沿路追,如果天亮前孟嘗君一行人不能出關,就會被秦昭王派出的人馬追回,那時便不可能離開秦國了。孟嘗君心中正懊惱時,另一名善於模仿雞叫的食客學了幾聲雞叫,引得附近的雞紛紛叫了起來。守關的士兵聽到雞鳴,以為天亮了,就把關門打開,讓孟嘗君一行人出關。等秦國的追兵到達,孟嘗君一行人早已離開秦國,再也追不到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雞鳴狗盜」,用來比喻有某種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亦用於形容卑劣低下的人或事。
夸父逐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神話故事。傳說夸父威猛好勝,乃與太陽追競走,總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黃河、渭水仍然不夠,再往北邊大澤去找水喝,卻渴死在途中。他隨身的手杖棄置在地上,後來長出了一片桃林。典出《山海經.海外北經》。後比喻不自量力或有雄心壯志但未竟大業。南朝宋.釋僧愍〈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便當五道群品,無非是佛,斯則是何言歟!真謂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
懸崖勒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臨崖勒馬注音︰ㄌ|ㄣˊ |ㄞˊ ㄌㄜˋ ㄇㄚˇ漢語拼音︰lín yái lè mǎ釋義︰猶「懸崖勒馬」。見「懸崖勒馬」條。 01.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這廝不識咱運機,將人來緊追襲。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纔收騎。尚兀自追著爭持,不睹事撞入咱陣裡,你正是有路無歸。」(源) 02.《野叟曝言.第五六回》:「虧得老襟丈臨崖勒馬,不然,以祖父世傳之產業,而換幾根籌馬,豈不傷心?」 參考詞語︰勒馬懸崖注音︰ㄌㄜˋ ㄇㄚˇ ㄒㄩㄢˊ |ㄞˊ漢語拼音︰lè mǎ xuán yái釋義︰猶「懸崖勒馬」。見「懸崖勒馬」條。 01.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六.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