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軍不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來服1>,德盛於此,施及四極2>。《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忒。』此之謂也。」 〔注解〕 (1) 遠來服:遠處和近處的人都來歸服。,音ㄦˇ,近處、眼前。 (2) 四極:四方極遠的地方。
戎馬生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老子》第四六章:「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比喻戰亂不斷。《文選.潘岳.西征賦》:「密獫狁,戎馬生郊。」《周書.卷六.武帝紀下》史臣曰:「二國爭疆,戎馬生郊。」
涇渭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涇渭分明」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邶風.谷風》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涇1>以渭2>濁,湜湜其沚3>。宴爾新昏4>,不我屑以5>。毋逝我梁6>,毋發我笱7>。我躬不閱8>,遑恤我後9>! 〔注解〕 (1) 涇:涇河,亦稱「涇水」,關中八川之一。源自甘肅省平涼西南的六盤山東麓;流入陝西省注入渭河,是渭河水系中的最大支流。 (2) 渭:渭河,亦稱為「渭水」。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的鳥鼠山,東南流經陝西省,至高陵縣會涇水,又東流至朝邑縣會洛水,注入黃河。 (3) 湜湜其沚:河水靜止時,清澈見底。湜,音ㄕˊ,水清澈見底的樣子。沚...
暗箭中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人不備,用狡詐陰險的手段傷害人。宋.劉炎《言.卷六.人道》:「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備也。」也作「暗箭傷人」。
鳥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一切飛禽走獸。《論語.陽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於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逸周書.卷二.程典解》:「於安思危,於始思終。於思備,於遠思近。」
涇渭不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涇渭分明」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邶風.谷風》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涇1>以渭2>濁,湜湜其沚3>。宴爾新昏4>,不我屑以5>。毋逝我梁6>,毋發我笱7>。我躬不閱8>,遑恤我後9>! 〔注解〕 (1) 涇:涇河,亦稱「涇水」,關中八川之一。源自甘肅省平涼西南的六盤山東麓;流入陝西省注入渭河,是渭河水系中的最大支流。 (2) 渭:渭河,亦稱為「渭水」。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的鳥鼠山,東南流經陝西省,至高陵縣會涇水,又東流至朝邑縣會洛水,注入黃河。 (3) 湜湜其沚:河水靜止時,清澈見底。湜,音ㄕˊ,水清澈見底的樣子。沚...
夜以接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夜以繼日」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離婁下》1>孟子曰:「禹2>惡旨酒3>,而好善言。湯4>執中5>,立賢無方6>。文王7>視民如傷8>,望道而9>未之見。武王10>不泄11>,不忘遠。周公12>思兼三王13>,以施四事14>,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管子.禁藏》、《莊子.至樂》。 (2) 禹:夏代開國君主。顓頊之孫,鯀之子,姓姒,號禹,生卒年不詳。虞舜時因用疏導法治平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人民奉他的兒子啟為君,開君主世襲之制。 (3) 惡旨酒:厭惡美酒。惡,音ㄨˋ。 (4...
隱惡揚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隱惡揚善」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中庸》子曰:「舜1>其大知2>也與!舜好問而好察言3>,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注解〕 (1) 舜:上古帝王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今山西省永濟縣)。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2) 大知:大智。知,音ㄓˋ,同「智」,智慧。 (3) 言:淺近的言語。,音ㄦˇ。
升高自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治學或做事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循序漸進。語本《書經.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也作「登高自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