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吸過程產生的熱效應。在吸過程中,流體中的分子移向吸介質的表面,其分子運動速度將大大降低,因此會釋放出熱量,類似凝結過程所釋放的潛熱。吸熱可分為物理吸熱及化學吸熱;化學吸熱由於是化學反應的過程,因此常較物理吸熱為大(絕對值的比較)。在實際的吸塔操作中,吸熱會導致吸層溫度升高,而降低吸劑的吸能力,因此在設計吸塔時,吸熱的效應必須加以考慮。
帶現象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現象論否認心靈活動以為意識狀態和經驗並無影響物理世界的力量。
  主張者是英國的生物學家和哲學家赫胥黎(T.H. Huxley, 1825~1895)。赫氏以火車的蒸汽引擎因發動而發出汽笛聲,人雖聽到汽笛聲,卻不是發動火車的力量。相信只有一個物理事件能引起另一個物理事件;物理事件不可能引起心理事件,心理事件也不是物理事件的造因。與心物二元論比較,是物不可以為心因,心不能為物因,與心物平行論略為接近。
  帶現象論所引發的爭端很大。主要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肯定心理經驗對人的行動有直接及間接的影響,如被針刺痛的經驗會讓人對針特別小心等。照帶現象論的主張,心既不為物因...
倚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靠。指依仗他人的權勢地位。《水滸傳》第九回:「大官人只因好習鎗棒上頭,往往流配軍人,都來倚草木,皆道我是鎗棒教師。」《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市井無賴少年,多來倚草木,獻技呈能。」也作「依草木」。
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質著在固體或液體表面,因而使表面濃度增加的一種現象。如活性碳、活性氧化鋁及黏粒表面與氣相或液相接觸時,氣、液相的成分被其表面吸。也稱為「吸著作用」。
生物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生物將有機物或無機物(如重金屬)以其細胞外層的多醣體加以吸,或經由細胞代謝作用加以吸收。在廢水生物處理過程中,經常以微生物或生物污泥之吸作用,將污染物質自廢水中分離,此稱為生物吸
耳低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近耳朵輕聲說話。《三國演義》第三六回:「玄德問計。福耳低言如此如此。」《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郭孝子不好說。武書耳低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鬼魂魄或其他東西著身上。《三國演義》第七七回:「吳使又將關公顯聖體,罵孫權追呂蒙之事告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降歸。《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乃稍誅擊豪傑不從令者,褒賞降有功勞者。」
下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在基本符號右下角的符號,用以標示在一集合中某一特定的元素。在C程式語言中,A[5]代表A表格中的第六個元件(因為C語言由0起算)。
生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在岩壁、枯木或他種植物之植株上,但不從其所生之植物體內吸收其生長所需的養分和水分。也稱為「著生植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