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出葬時,在車上鋪設死者衣冠,象徵死者生前出外乘坐之狀,稱為「車」。《儀禮.既夕禮》「薦車直東榮北輈」句下漢.鄭玄.注:「薦,進也。進車者象生時將行陳駕也,今時謂之車輈轅也。」也作「轎」、「輿」。
剩魄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存的生命。指老人。清.孔尚任《桃花扇》試一齣:「古董先生誰似我?非玉非銅,滿面包漿裹,剩魄殘無伴夥,時人指笑何須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天主教宗教儀式的聲樂套曲,原為追悼亡靈的特殊彌撒,通常省略彌撒曲中的光榮頌(Gloria)和信經(Credo)。為英語requiem的意譯。著名的有莫札特的安曲。十九世紀之後,安曲的歌詞不再一成不變,甚至加入世俗性的詩詞。
喪膽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為恐懼害怕。元.秦𥳑夫《趙禮讓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見了俺喪膽亡,今朝拿住這廝,面不改色。」也作「喪膽銷」。
失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精神恍惚,內心紊亂無主。《紅樓夢》第二八回:「誰知你總不理我,叫我摸不著頭腦,少失魄,不知怎麼樣纔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命。如:「酒後不開車,開車易奪。」
長役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顛倒,連在睡夢裡也思念著。唐.皇甫枚《飛煙傳》:「春日遲遲,人心悄悄。自因窺覯,長役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魄的感覺。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不甫能還了悽惶債,黑漫漫打出迷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美生前有傑出功績的死者。《三國演義》第七七回:「關公英頓悟,即下馬乘風落於庵前。」
沒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心大意,迷迷糊糊。《金瓶梅》第三三回:「又不知家裡外頭,什麼人扯落的?你恁有沒識,心不在肝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