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代州縣的衛兵。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鳳寧徽.泗州志》:「民壯者,景泰以來設立之鄉兵,寓兵于農之意也。」
|
偷春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律詩體裁。凡律詩的一、二句對仗,三、四句不對仗的,稱為「偷春體」。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雜體詩》:「偷春體:凡起聯相對,而次聯不對者,謂之偷春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開也。」
|
道路側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道路中行走時相遇,卻因有所顧忌而只敢以目示意,不敢發言。《元史.卷一三○.阿魯渾薩理傳》:「所在囹圄皆滿,道路側目,無敢言者。」《明史.卷一八九.李文祥傳》:「朝野寒心,道路側目,望陛下密察渠魁,明彰國憲。」也作「道路以目」。
|
頭昏眼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腦昏沉,視覺模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行修走到店門邊一看,只見一夥人團團圍住一個老者,你拉我扯,你問我問,纏得一個頭昏眼暗。」也作「頭昏眼花」、「頭昏眼暈」。
|
萌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姓、庶民。南朝宋.范曄〈宦者傳論〉:「皆剝割萌黎,競恣奢欲。」
|
吞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傳統雜技之一。表演者將長劍直插入喉嚨,循食道,抵胃。《舊唐書.卷二九.音樂志二》:「梁有長蹻伎、擲倒伎、跳劍伎、吞劍伎,今並存。」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二.藝能.雜戲》:「雜戲之技,層出不窮,如立竿、吞劍、走索、……一時難以盡記。」
|
堂頭和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堂頭,僧寺住持的居處。堂頭和尚指寺院的住持,即方丈。《董西廂》卷一:「生不免從行者參堂頭和尚至德大師法本。」《五燈會元.卷一五.雲門文偃禪師》:「寄一則因緣,問堂頭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別人語。」
|
頻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尿的次數頻繁。如:「糖尿病的患者,常有頻尿的現象。」
|
專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訪記者專為其報社所發回的新聞電報。
|
屁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漏,一種皮下腫瘡,患者經常會流膿不止。屁漏指生於肛門附近的皮下腫瘡,相傳此病不易治好。後比喻不好處理的麻煩。如:「別再鬧事了,出了屁漏要如何交代呢?」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