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絕編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9),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 〈彖〉:十翼之一,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文字。 (4) 〈繫〉:十翼之一,闡釋易經卦...
嘉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紋理之石。古代立文石於大司寇聽訟處,使罪人坐在石上示眾,並思其石之文理,以悔悟自改。《周禮.秋官.大司寇》:「乃致于朝,然後聽之,以嘉石平罷民。」
燔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廟祭祀所用的熟肉。《孟子.告子下》:「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
上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施於臉部割鼻或刺額的刑罰。《周禮.秋官.小司寇》:「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漢.鄭玄.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宮刖也。」
邦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的禁令。《書經.周官》:「司寇掌邦禁,詰姦慝,刑暴亂。」
下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宮刖之刑。因其施於下體,故稱為「下服」。《周禮.秋官.小司寇》:「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漢.鄭玄.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宮刖也。」
竊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僭稱天子的尊號。《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使竊號之雄,稽顙絳闕。」南朝宋.傅亮〈策加宋公九錫文〉:「竊號之虜,顯戮司寇。」
目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聽訟之法。《周禮.官秋.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議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代八辟法之一。有德行的人有罪則議之,以期減免。見《周禮.秋官.小司寇》。
歷史語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指目前已經不用的歷史現象、事物的語詞。如司徒、司寇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