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欲蓋彌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1>,不為義疚2>。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3>,懲不義也。齊豹為衛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義,其書為「盜」。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賤而必書。此二物者,所以懲肆而去貪也。若艱難其身,以險危大人,而有名章徹,攻難之士,將奔走之。若竊邑叛君,以徼大利而無名,貪冒之民.將寘力焉。是以《春秋》書齊豹曰「盜」,三叛人名,以懲不義,數惡無禮,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勸焉,淫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 〔注解〕 (1) 回:違反。 (2) 疚:音ㄐ|ㄡˋ,慚愧後悔。 (3) 章:表揚、顯揚。
冉伯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思想3 著作4 評價5 參考資料 生平冉伯牛,名耕,字伯牛,春秋時魯國(今山東曲阜)人,生於魯襄公二十九年,卒年不詳。孔子弟子,少孔子七歲,出身貧寒,與冉雍同宗。孔子為魯司寇,行攝相事,曾使伯牛為中都(今山東汶上西)宰。任魯國的中都宰期間,孔子很器重他。孔子周游列國,他始終相隨。孔子周游列國返魯後不久,他得了“惡疾”,從此一病不起,先孔子而死。在患有惡疾時,不願見人。據傳,冉伯牛患的是麻瘋病(古稱“惡疾”或“癩疾”)《淮南子‧精神篇》曰:「冉伯牛為厲」。《論語‧雍也》記載:『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雙方打官司以爭論曲直。如:「訴訟」。《周禮.大司寇》:「以兩造禁民訟。」漢.鄭玄.注:「訟,謂以財貨相告者。」
盲人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毛奇齡《經問》卷二:「孔子為魯司寇見于《孟子》,惟由司空進司寇則雜見《家語》而史世家襲之,然袛在定十年耳。……若近世年譜謂十四年以前袛為司空,則《左傳》于十二年夫子命申句須伐費人時,杜氏即云為司寇矣。此皆盲人瞎馬,無足道者。第《春秋》傳文並不及夫子官職,不特無司寇字,即攝相之事亦並無有。」
五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殷周時分掌政事的五個高級官職。《禮記.曲禮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眾。」《韓非子.五蠹》:「其帶劍者,聚徒屬,立節操,以顯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禮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是孔子與子游的對話。”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謂子游“少孔子四十五歲”,《洙泗考信錄》考得孔子任大司寇時年五十二歲,此時子游年僅七歲,如何能論“大同小康”之義。,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 (思想)|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篇章 曲禮上 曲禮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王制 月令 曾子問 文王世子 禮運 禮器 郊特牲 內則 玉藻 明堂位 喪服小記 大傳 少儀 學記 樂記 雜記上 雜記下 喪大記 祭法 祭義 祭統 經解 哀公問 仲尼燕居 孔子閑居 坊記 中庸 表記 緇衣 奔喪 問喪 服問 間...
施教因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因材施教」之典源,提供參考。 #《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孔子1>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語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為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遮蔽、蒙蔽。《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韓非子.難四》:「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
超群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chāo lèi jué lún釋義︰猶「超群絕倫」。見「超群絕倫」條。 01.明.李贄〈答耿司寇書〉:「故使克明即不中舉,即不中進士,即不作大官,亦當為天地間有數奇品,超類絕倫,而可以公眼前蹊逕限之與?」  參考詞語︰超倫軼群注音︰ㄔㄠ ㄌㄨㄣˊ |ˋ ㄑㄩㄣˊ漢語拼音︰chāo lún yì qún釋義︰猶「超群絕倫」。見「超群絕倫」條。 01.清.丘逢甲〈鍾髯歌贈鍾生〉詩:「世間不見虯髯公,扶餘坐失無英雄。超倫軼群有髯在,令我神往滄溟東。」 
一步一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奔逸絕塵:奔走的速度極快,比喻才能傑出。見「奔逸絕塵」。 (4) 瞠:音ㄔㄥ,張目直視的樣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