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安何如橘三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羲之(303-361),東晉書法家,創今草與行書典範,世稱書聖。   〈平安〉、〈何如〉是王羲之寫的兩封信,〈橘〉原是〈何如〉帖尾附書。流傳過程中,〈平安〉失去最後兩行,〈橘〉則逐漸獨立。三帖在明末合裱成卷,並從它處移配歐陽修(1007-1072)等人的觀款。三帖皆唐人雙鉤廓填,押署一併摹出。牽絲映帶處鋒毫畢現,可見書聖揉合快慢、方圓、提按變化的高超筆法。單字造形富大小、偃仰、開合、欹正之變,無一雷同又互相襯托,深刻展現出創造力。   釋文:(第一則)此粗平安。脩載來十餘□(日)。□(諸)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來無)由同增慨。(第二則)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何如。遲復告。羲之中泠無賴。尋復白。羲之白。(第三則)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宣和使高麗圖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 徐兢 撰 宋 乾道三年徐蕆江陰澂江郡齋刊本   中國輿地志書起源甚早,遠在商周時期便有「職方」、「外史」等官職,專司地理文獻方面的管理及考編工作。而自晉釋法顯《佛國記》問世以後,外紀之書,又漸次盛行。   外紀之書,是古代中國人關心並藉以瞭解境外事務的著作,這一方面的圖書現存最早的是宋乾道三年刊印的《宣和使高麗圖經》。中韓由於地緣接近,雙方往來,自古頻繁,因此中國歷史上有關韓國方面的著作並不少,零星散簡之外,即有《雞林記》、《雞林志》、《雞林類事》、《朝鮮賦》、《朝鮮圖說》、《朝鮮志》、《朝鮮史略》等書,也都是大家熟知的專著。惟這些書或亡佚或見存,際遇各有不同,但以宋徐兢《宣和使高麗圖經》內容最弘富,傳世也最久,成為今日研究古代中韓關係及交通史最珍貴的史料。   《宣和使高麗圖經》完成於宋宣和六年(1124),原書圖文並全,惜遭靖康之亂而亡其圖,乾道三年其姪兒徐蕆為之首次刊印,雖無法覓得原圖,仍沿用「圖經」為名。徐兢此書自乾道後迄明中葉未再雕梓,明末海鹽人鄭休仲曾據鈔本重刊,《四庫全書》也據鈔本著錄,兩本譌奪脫漏極多,均非善本。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歙縣鮑廷博據家藏鈔本及鄭氏刊本校勘後,再予梓行,收入《知不足齋叢書》,但猶不免有誤,不若乾道本之完善。除本院所藏此帙外,尚未見其他乾道本流傳於世,且其書字畫端楷,雕鏤精工,真為稀世之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前商店將貨物送交顧客時發票上的用語。即上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書給長官。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迄至後漢,稍有名品,公府奏記,而郡將牋。」《晉書.卷一○四.石勒載記上》:「遣張慮牋於劉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煩擾。《西遊記》第二九回:「長老,這杯酒,聊引勞之意;待捉得妖魔,救回小女,自有大宴相酬,千金重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獻領土。指歸順。晉.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偽孫銜璧,土歸疆。」
獻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善者和貢獻者捐獻錢財用的箱子。
天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廟宇名
獻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神或上級獻的物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敬。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要俺十五城為壽將秦助,小臣問大王要些回之物也。」《孤本元明雜劇.千里獨行.第三折》:「你趕上他,你道俺丞相問你要一件回之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