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間學校(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間學校是德國中等學校之一。一八七二年十月,德國下令允許成立中間學校,因為在此之前,已有相當數量的機構,提供程度高於多班制國民學校(Volksschulen)的教育,其名稱或稱為市民學校(Burgerschule)、中間學校、教區長學校(rectorschule)、高級男子中學或城市學校。這些學校較現有的文科中學(Gymnasien)更能考慮到手工業界及中產階級的需要;對中產階級(低階官員與零售商)而言,他們無法供給子弟入文科中學,又不願入國民學校,中間學校遂應運而生,其地位高於國民學校,但低於文科中學。此類學校只設於大城市。
中間學校的學制九至十年,收費,由皇家政府管轄;主... |
學群(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大學的各學院,尤其是文學院和理學院由於科分系別,研究的領域不斷增加,過於龐大而複雜,而傳統的學系由於過去行政管理制度的影響,在財政上處於獨立的狀態,使相關學系各自為政,無論在教學和研究上都欠缺合作精神,於是在一九六○年代有重畫研究單位的趨勢而有學群制度的產生。
各大學為了要整合相關系科組成比學院規模較小的研究和教學的單元,名之為學群。從學院裡分出學術研究與教學的行政管理權,另一方面也管理所屬各系所的行政,於是成為學術行政自主的最小單位,也負責該單位預算的編列。 學群的權力機構是學群群務會議,為行政決策的單位,是由學群所有教師、學術研究人員代表和學生代表所組成... |
洪保德基金會(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洪保德基金會原來的全名是洪保德自然界研究與旅行基金會,一八六○年成立於柏林,主要以資助德國科學界人士從事研究旅行為目的。該會一直工作到一九二三年,後來改名為亞歷山大‧方‧洪保德基金會(Alexander-von-Hum-boldt-Stiftung)。在一九四五年以前,該基金會資助外國青年學者從事科學研究,發給獎學金。到一九五三年戰後的聯邦德國,又恢復對外國青年學者給予獎學金,不論其性別、種族、宗教信仰和世界觀,讓他們去德國進行研究。最主要的條件是學者在學術研究上的水準、歷來的著作,以及具體的研究計畫等。挑選獎學金得獎人時並無一定的配額,也並不按照國別或學科類別分配。
被選定... |
科學學校(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學學校是十七世紀末由日耳曼人法蘭開(August Hermann Francke, 1663~1727)所設立的一系列新教育機構之一;校內設有礦物及植物室、化學及解剖實驗室、木工與玻璃廠及物理儀器等,以供學生觀察與實驗。
|
高級技術學校(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過去頗有成績且具有傳統的工程師學校(Ingenieurschule),就是高級技術學校的一種。其他高級技術學校包括農業、社工、紡織、成衣和行政管理等科。高級技術學校從一九六八年十月開始改制為專科學校(Fachhochschule),學制從原來的兩年延長到三年。
從前高級技術學校的入學條件是曾接受過實際的職業教育。學校改制成為專科學校後,有的邦仍然保留這種傳統的制度。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新生已經接受過職業訓練。未接受過職業教育的新生,必須事先進行好幾個月的實習。 |
德國大學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國大革命和接著的拿破崙戰爭對歐洲的文化與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各國政府和諸侯國都設法革新政治體系,漸漸減少貴族的特權而中產階級慢慢抬頭。在德意志地區,當時的普魯士漸漸崛起,而高等教育在社會轉變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當時執政當局認為大學是培養現代化國家未來高級行政官員的場所。一八一○年德國教育學家洪保德(Friedrich Wilhelm von Humboldt)新創辦了柏林大學,提倡人文主義的教育,最初僅重視文科、法律和醫學,到十九世紀後半葉,自然科學在學術領域漸漸興起,而工程學只被看作較低地位的學科,所以工學院都另外單獨設置。如今工程學院和大學並駕齊驅,有的學府還擴張成為大學。在二十...
|
波庫大學(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庫大學創建於一九六一年,是為滿足魯爾地區(工業)的需要所成立的大學。財務由北萊茵西伐利亞邦(Nordrhein Westfalen)政府完全支持,為邦公立大學,學生學費全免。管轄權雖屬邦教育部,但仍為學術獨立的自主法人。
該校現設有十九個學院,其權力與管理機構有二:一為大學校務大會(Versammlung),一為評議會(Senat)。一九九○年時,全校學生人數為三萬左右,教師與學術工作人員總數為一千七百多人(全職)。 學校總圖書館藏書約七十萬冊,另各院系圖書館自有藏書及設備。 學年自十月至隔年七月;冬季班自十月至二月,夏季班自四月至七月。入學資格... |
專科學校(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原來有悠久歷史的工程師學校(Ingenieurschule)屬於高級技術學校(Hohere Fachschule)性質。其他同類的學校尚有經濟、社工、紡織、成衣和農業高級技術學校。各邦教育部長會議於一九六八年十月三十一日通過協議案,設立專科學校,將這類學校升級到將近大學的地位,畢業學生也同樣發給大學畢業文憑(Diplom)。當時的高級技術學校事前就根據各邦教育部長常設會議協調好的計畫進行擴建並且統一各科別的名稱。聯邦與各邦為培養中級公務員所設立的二十六所行政專科學校也屬於這種性質,包括各種技術專業。學生可以享受預備公務員的待遇。
專科學校的經費多半由邦政府負擔,但也有私立... |
大學行政總長(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大學除了有任期兩年到八年的校長之外,還有管理庶務行政的長官,稱為大學行政總長。校長和行政總長都是經過一定的選舉程序而產生,但校長按各邦大學法的規定,有長短不同的任期,而行政總長被選出後便為終生職,服務到退休而止。行政總長所管理的事務有三方面:(1)有關學校將來發展的硬體條件,包括學校建築的計畫和發展;(2)有關行政事務如會計、出納、人事、文書和一般事務和管理;(3)有關學術行政預算的分配。關於最後一點當然要和校長、各院院長、各學群(fachbereich)主任以及有關單位共同決定之。
|
德國的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位於中歐,自1949年起分裂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1989年11月9日東德與西德合併,兩德統一。東西德領土總面積357,042平方公里,西德人口61,131,000人(1989),東德人口16,613,000人(1989),官方語言為德語 。
根據1993年的資料,德國的國家圖書館有4,分別為:(1)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Staatsbibliothek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成立於1661年,庋藏圖書約5,000.000冊,期刊42,000種,手稿137,000件;(2)法蘭克福國家圖書館(Deutsch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