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14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惶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怕、恐懼的樣子。如:「看小弟一臉惶然,想必是受了什麼驚嚇。」
肉袒負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舍人4>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5>,請辭去。」藺相如固6>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7>?」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8>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9>,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10>之至此也。」卒11>相與驩12>,為刎頸之交13>。 〔注解〕 (1) 相如:藺相如,戰國時趙人,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恐懼、害怕。《淮南子.詮言》:「故福至則喜,禍至則怖。」《文選.張衡.南都賦》:「憚夔龍兮,怖蛟螭。」
莫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可奈何」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燕策三》1>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
杯盤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石差了十倍,就問他是什麼原因。淳于髡回答說:「如果我在大王面前飲酒,各位官員在旁,那我心中充滿戒慎恐懼,只要喝一斗酒就會醉了。如果是朋友之間喝酒,互行酒令娛樂,那麼就算飲八斗酒也不醉。如果宴飲之後,桌上杯盤散亂,堂上燭火熄滅,主人送走其他客人,只留我一人,鬆解上衣,微微聞到主人身上傳來的香氣,這時我的心情最快樂,可以喝一石酒。由此可見,酒喝多了就會亂性,太過逸樂就會生悲,這個道理無論何事皆同。所以凡事不可做到極致,否則就會導致衰敗。」齊王聽出了淳于髡話中的意思,知道他又在趁機勸諫,就聽從淳于髡的建議,不再沉迷於酒色。《史記》原文中的「杯盤狼藉」,後來多被用來形容酒席完畢,杯盤散亂的情形。
為之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可奈何」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燕策三》1>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
自我防衛機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用2.9 認同作用2.10 昇華作用2.11 儀式與消解作用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前言當事人心生恐懼,或者感到焦慮時,將會產生自我防衛的機制,以保護自己來避免遭受傷害,或者來協調自己的焦慮。因此有些自我防衛機制對於當事人而言,能具有化解危機以及自我調適的正面價值,此些現象皆屬正常行為。但要注意的是,自我防衛機制的根本仍是自我欺騙以及否認現實,若過度使用此項機制的話,將可能發展成精神疾病。(註2) 防衛種類 否認此舉止透露出當事人想逃避現實的問題,以避免面對威脅,以及所產生出來的焦慮,舉例而言,當親人死亡或是面臨癌症問...
惶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惑恐懼。[例]這種突然流行的怪病,使得大家終日惶惑不安。
揚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言》,敘述西漢時代各地方言,為研究古代語言的重要資料。但是因弟子劉棻牽連,有人前來捉拿揚雄,揚雄恐懼而跳樓,未死,後得免,京師諺曰:「惟寂寞,自投閣。」後召為大夫,默默無聞而終。 學術思想1.他提出以「玄」作為宇宙萬物根源的學說,強調如實的認識自然現象,並認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駁斥了方士的迷信。在社會倫理上,認定「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2.揚雄後來認為辭賦為「雕蟲篆刻」,「壯夫不為」,轉而研究哲學。仿《論語》作《法言》,模仿《易經》作《太玄》。 著作《法言》、《太玄》、《方言...
悲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不幸遭遇為主題的戲劇。在情節布局中主角的命運往往悲慘不幸,進而引起觀眾的同情。
2.比喻悲慘不幸的事件。如:「酒後切勿駕車,以免釀成悲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