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66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隔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上下兩代或數代。《晉書.卷九六.列女列傳.序》:「徽烈兼劭,柔順無,隔代相望,諒非一緒。」
乾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食。如今日的茶食點心之類。《詩經.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
俯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頭沉思。《後漢書.卷五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謝弼》:「願陛下仰慕有虞蒸蒸之化,俯思凱風慰母之念。」晉.劉琨〈重贈盧諶詩〉:「仰悲先意,俯思身。」
三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夏、秋三季農作之時。《左傳.桓公六年》:「絜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新唐書.卷一七八.劉蕡傳》:「願陛下廢百事之用,以廣三時之務,則播植不矣。」
斥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驅逐。北周.王襃〈聖主得賢臣頌〉:「進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朝夕商議,斥逐忠良,拒絕直諫。」
禍福無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福的到來沒有偏袒,都是自己所造成。明.無名氏《鎖白猿》第四折:「果然道禍福無偏,善惡相連。則為你昧己瞞心,因此上惹罪招。」
冒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犯。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二折:「觸突著皇后合依平論,冒突著天子合問緣由。」元.楊梓《霍光鬼諫》第二折:「倘或取了百姓錢,違背了帝王宣,敢大膽欺壓良民,冒突天顏,惹罪招。」也作「冒瀆」。
心如刀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如刀割」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蔡邕〈太傅胡廣碑〉(據《全後漢文.卷七六.蔡邕》引)自公寢疾,至于薨斃,參與嘗禱,列在喪位,雖庶物戮力,不于禮。進睹墳塋1>,几筵2>空設;退顧堂廡3>,音儀永闕4>。感悼傷懷,心肝若割。相與累次德行,撰舉空勳,刊之于碑,用慰哀思。 〔注解〕 (1) 墳塋:墓地。塋,音|ㄥˊ。 (2) 几筵:古代稱祭祀的案桌。几,小桌。筵,音|ㄢˊ,竹席。 (3) 堂廡:中國傳統建築中,廳堂兩側連接較矮的側房。廡,音ㄨˇ。 (4) 闕:音ㄑㄩㄝ,空缺。
直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古代的家居常服。後多指僧、道或士子所穿的服裝。《水滸傳》第一○二回:「只見府西街上走來一個賣卦先生,頭帶單紗抹眉頭巾,身穿葛布直身。」《石點頭.卷四.瞿鳳奴情死蓋》:「鳳奴道:『可就是那穿秋色兒直身掉嘴這人麼?』」也作「直襬」、「直裰」。
含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懷憤怒。《書經.無逸》:「朕之,允若時,不啻不敢含怒。」《戰國策.趙策二》:「秦雖辟遠,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