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卷七九.文五王列傳.竟陵王誕》:「今雖先天不逮,動干休慶,龍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慮危,不可不。」 02.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二》:「自古帝王居安慮危,處治思亂,今天下初定,豈可遽以為安而忘警戒!」 參考詞語︰處安思危注音︰ㄔㄨˇ ㄢ ㄙ ㄨㄟˊ漢語拼音︰chǔ ān sī wéi釋義︰猶「居安思危」。見「居安思危」條。 01.《樂府詩集.卷一五.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饗歌.皇夏》:「居高念下,處安思危,照臨有度,紀律無虧。」
無微不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劄〉(據《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六》引)陛下申遣詔使,促臣隨班奏事,面諭丁寧。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1>受命,退而差辟2>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3>微不周。不惟臣子體國之至情,亦所以避讒遠謗,庶幾無間可入也。 〔注解〕 (1) 跼蹐:音ㄐㄩˊ ㄐ|ˊ,恐緊張的樣子。 (2) 差辟:音ㄔㄞ ㄅ|ˋ,派遣徵召。 (3) 靡:無。
惴惴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恐耽憂而心神不定。《隋唐演義》第七二回:「中宗在均州聞之,心中惴惴不安,仰天而祝。」
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鮑照3>等,而即敘鮑照,字明遠,文詞贍逸4>;又因照文詞贍逸,而即載其〈河清頌〉一篇二千餘字,並敘照孝武忌其才,故為鄙言累句5>以免禍,而其下又重敘義慶之事,以完本傳,遂覺一傳中,義慶事轉少,鮑照事轉多,此未免喧客奪主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二○.以花薰酒》。 (2) 義慶:劉義慶(西元403∼444),南朝宋彭城人。本長沙景王道鄰之子,因臨川王道規無子,出繼為嗣子,襲封為臨川王。歷任丹陽尹、荊州刺史、江州刺史。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卒諡康。 (3) 鮑照:西元421∼465?,字明遠,南朝宋東海人。文詞贍逸,詞采華麗,常表現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在...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要對國家能有所幫助,就是臣最大的光榮。臣怕的是,臣死了以後,天下的人看到臣盡忠而被殺,會因此十分畏而不敢進言。如果您上面害怕嚴厲的太后,下被奸臣迷惑,整日住在深宮裡,迷糊度日。這樣下去,大則會亡國,小則會使自己陷於孤立危險的境地,這是臣所擔憂的。」秦昭王聽了說:「懇請先生指教!不管事情大小,不管牽扯到誰,即便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也請先生直說。」范雎就向秦王進言實行遠交近攻政策,以統一中原。當下,秦昭王拜范雎為客卿,過了幾年,秦昭王把相國撤職,並且不讓太后參政,正式拜范雎為丞相。後來「裹足不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裹足莫肯即秦」演變而出,形容有所顧忌,而停止腳步,不敢向前。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內心恐至極。漢.楊惲〈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慄,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寢門,遂有不可問之處。豈果脂粉之氣,不勢而威?胡乃骯髒之身,不寒而慄?」也作「不寒而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親慕的情緒或親密的感情。如:「同胞愛」、「親子之愛」。《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愛、惡、欲。」
心不在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是闡發《儀禮》經義的書。《禮記》本為許多有關於「禮」的單篇文章,內容或言哲理,或論政治制度,或記禮樂器物,或述生活儀節,是儒家的禮學要籍。〈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將它由《禮記》抽出,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為之作注,撰成《四書章句集注》。典源此段在說明正心修身的道理。所謂修身在正其心,就是自身有所憤怒、恐,或是有所嗜好喜樂、憂患,內心就不能端正。心不在其位,那麼看也像沒看見,聽也像沒聽見,連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這就說明了修養自身,在於端正自己的內心。後來《禮記》原文中的「心不在焉」演變為成語,被用來比喻心思不集中。
震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震驚恐。《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靈思何皇后紀》:「性彊忌,後宮莫不震懾。」《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即命推出斬之,懸首於轅門外。於是軍心震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突襲、侵略。《左傳.隱公九年》:「彼徒我車,其侵軼我也。」晉.杜預.注:「軼,突也。」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軼我河縣,俘我洛畿。」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