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4.99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衣錦過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衣錦還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衣錦還鄉」的「衣」作動詞,穿著的意思。「衣錦」指身著華美的衣服。錦繡華貴的衣服則是顯貴者的服飾,如《詩經.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便是形容君王穿著錦衣狐裘,十分有威儀的樣子。後來在《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中,韓生勸項羽建都關中,項羽拒絕了,並回答:「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意思是說,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如果不回到故鄉,就好像穿著錦衣在夜裡行走,榮顯不為人知。所以「衣錦」即指功成名就之意。典源文中,傳主柳慶遠(西元458∼514),字文和,南朝梁河東解人。齊時為魏興太守、襄陽令。後蕭衍起兵,柳慶遠為之運籌帷幄,受到信任。建國後重用...
綠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僕役的服飾。《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董君綠幘傅韝。」唐.顏師古.注:「綠幘,賤人之服也。」唐.李白〈古風〉五九首之八:「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
2.寵臣所戴的帽子,或指權貴子弟所穿戴的衣冠服飾。《文選.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篇一首》:「游絲映空轉,高楊拂地垂,綠幘文照耀,紫燕光陸離。」
小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為服曾祖父母等喪時所穿的服飾,為期五個月。《史記.卷一○.孝文本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纖七日,釋服。」也稱為「小功」。
唐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朝人的服飾。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巾服一如唐人,自名唐裝。」
3.今服飾界把形式復古,剪裁寬鬆的服裝統稱為「唐裝」,多以絲綢或麻織為質料,如長袍。
小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侍婢。因舊時侍婢多穿青色服飾,後遂以「小青」為侍婢的代稱。《全唐詩.卷四九四.施肩吾詩》:「鋤藥顧老叟,焚香呼小青。」
圍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一種繫於腰間,遮於官服或禮服下裳前的服飾。也稱為「敝膝」、「蔽膝」。
逢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腋下寬大,古儒者的服飾。《禮記.儒行》:「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也作「逢衣」、「逢腋」。
試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購買衣服、鞋子前先行穿著,以查看是否合身或美觀。如:「這家百貨公司的服飾即使是在打折期間,也讓顧客試穿衣物。」
馬王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湖南長沙東郊四公里五里牌的一個小地方。相傳是五代時楚王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為「馬王堆」,民國六十一年在此地挖掘出三座漢墓和大量陪葬物而聞名。一號墓利倉夫人的屍體,肌肉仍有彈性,陪葬物有各種彩繪帛畫、服飾絲織品、漆器、銅器及樂器等;三號墓發現大量帛書,包括老子、易經、戰國縱橫家書、天文書、醫書及導引圖等二十餘種,共計十二萬多字,字體為早期的隸書。這些出土的文物對於研究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及醫藥等,很有價值。
法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制所定的服飾。《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文選.班固.東都賦》:「盛三雍之上儀,脩袞龍之法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