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65.6269 ms
共 18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佛教典籍。一卷。僅數百字,一般將之視為般若經綱要。是漢、藏佛教最流行的經典之一。也稱為「般若心經」、「多心經」、「心經」。
|
駐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列波長、頻率和振幅皆相同的波動,相向行進相遇時,疊合形成的波形。
|
曼波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是美國南部及西印度群島海地(Haiti)的黑人原始宗教 ── 巫毒教(Voodoo)的儀式舞蹈;它是繼古老的《希律王之舞》(Danse Shalame, Salome)之後的成年禮儀式,以其「象徵式的寫實主義」方式呈現表演。「曼波」是女主祭司的正式名稱。在緩慢的舞蹈旋律中,她漸次地脫下六層面紗;直到最後的階段,女祭司跳到神智恍惚的倒在地上。有時候也有後續的第二階段活動,她坐在受眾人推崇的座位上,形式上類似西元一世紀初期基督徒的餐會(the Christian Agape)的情形。這個階段是對主要的神明之一的「當巴拉赫」(Damballah)的崇拜儀式,他的權力象徵是「永恆的魔鬼」(the...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聲波強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波在流體內傳播時,聲壓對於流體每單位面積所作功之時間變率為聲壓(P)與流體速度(u)的乘積。聲波強度(I)則定義為在此聲波場內,垂直於聲波傳播方向每單位面積能量變率的平均值,其單位為瓦特/米平方。
|
波卡舞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類型。波卡舞曲是源自東歐波希尼亞地區的一種舞蹈。這種舞蹈出現於1830年左右,十九世紀時特別盛行於歐洲和美洲,舞曲為中庸快速2/4拍子基本節奏型為2/4,
十九世紀很多有名的社交舞作曲家都喜歡創作波卡舞曲,其中包括兩位大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 1804-1849)and(Johann Strauss , 1825-1899)、斯梅塔納(Bedrich Smetana, 1824-1884)、德弗乍克(A. Dvoøàk, 1841-1904)等。今日在美國及歐洲,仍然有不少專門演奏波卡舞曲的民間樂隊,他們喜愛用手風琴來演奏此種舞曲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Louis Horst《Preclassic Dance Forms》1937.
|
波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動的振幅。參見「振幅」條。
|
正震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震波的產生是超音速氣流中的現象。由於相對於參考座標,正震波產生的位置可能不移動,也可能會以某速度運動,因此具有傳播性的效果,如同波的傳波一樣。所以在英文上有時習慣冠以wave。(參見 normal shock)。
|
波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燭工、燭商所供奉的行神。相傳波斯原為一貧苦樵夫,伐樹時,偶然間砍倒一棵樹,見樹皮上有白脂,進貢於禹,後製為蠟燭,遂被奉為行神。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