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2.34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秣馬利兵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ˋ ㄅ|ㄥ漢語拼音︰mò mǎ lì bīng釋義︰利,磨利。「秣馬利兵」猶「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左傳.成公十六年》:「苗賁皇徇曰:『蒐乘、補卒,秣馬、利兵,脩陳、固列,蓐食、禱,明日復戰。』乃逸楚囚。」 參考詞語︰秣馬厲兵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ˋ ㄅ|ㄥ漢語拼音︰mò mǎ lì bīng釋義︰即「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晉書.卷九七.四夷列傳.西戎》:「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 02.元.耶律楚材〈答楊行省書〉:「北闕之恩,秣馬厲兵,可報西門之役。」 參考詞語︰勵兵秣馬注音︰ㄌ|ˋ ㄅ|ㄥ ㄇㄛˋ...
驚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楚策四》載,戰國時代,齊、楚、燕、韓、趙、魏六國,決定聯合起來,以「合縱」政策對抗秦國,於是趙國派出使者魏加到楚去商談軍事結盟的事情。魏加見到楚相春君,得知楚國要派臨武君當主將,魏加覺得他不是合適的人選,因為自己少時好射,便舉了一個關於射箭的例子:「從前魏國有一個射箭好手更羸,有一天他和魏王來到一座高臺的下面,仰頭看到天上的飛鳥,更羸就跟魏王說他可以只用弓不用箭,就把天上的飛鳥射下來。魏王不相信。過了一會兒,東方飛來一群雁,更羸把弓拉滿然後放掉,果真有一隻雁應聲墜落。魏王吃驚地問:『為什麼這樣可以把雁射下來?』更羸解釋說:『因為這是一隻負傷的雁。』魏王又問:『你怎麼知道呢?』更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感化。《書經.堯典》:「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訛。」《詩經.小雅.節南山》:「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一字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載,呂不韋原是戰國時代陽翟地區的商人,後因幫助秦莊襄王之子楚登上王位,故被任命為丞相。當時養士的風氣極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等人,門下均有眾多食客,呂不韋不落人後,以重金禮聘許多有學問的人,門下食客亦達三千。後來他見著書立說使名聲顯達的人也不在少數,便要他的門客把所知所聞行諸文字,集二十餘萬字成《呂氏春秋》一書。此書內容涉及歷史、地理、傳記等,可說涵蓋了天地萬物及古今之事。書成之後,呂不韋相當得意,把它公布在咸陽城門口,請大家提供意見與批評,並聲稱若有人能更動其中的一個字,即賞賜千金。但因為呂不韋當時可說是位高權重,沒人願意得罪他,所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的學校名稱。如:「鄉序」。《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之以孝悌之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暢飲,引為暢快、盡興。[例]酣飲、酣歌、酒酣耳熱
氣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宇軒昂」係由「氣宇」與「軒昂」二詞語組合而成。「氣宇」見於晉.王隱《晉書》,稱三國時吳國大臣薛瑩的兒子薛兼「清素有器宇」。「器」原本是器皿的總稱,引為度量、氣量之意,而「宇」本屋宇之稱,借指人的氣質、風度。意思是說薛兼品德高潔,儀表堂堂,氣度非凡。「軒昂」則見於《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堅傳》,敘述東漢末年,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作亂,當時任中郎將的董卓討伐不力,朝廷只好另派張溫和孫堅前去平亂。董卓不但打仗沒有盡力,又對張溫的召見傲慢無禮;孫堅看不過去,便對張溫數責董卓三項罪狀:對上不敬、沒有盡忠職守,又「軒昂自高」、態度傲慢,因此建議以軍法處斬。「軒」、「昂」都有「高」的意思,在此形容董...
平步青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後,我不敢再參與各國間的事了。至於我的生和死,也掌握在你的手中!】後人根據這個故事須賈所說的話引成【平步青雲】這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一個平民做了大官,或者是小職員升了經理等等。另外,一個人在工作中提出了許多改革計畫,使得生產力大增,因而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手,這種情形也可以稱做【平步青雲】。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一步登天 扶搖直上 官運亨通 一日九遷 一歲三遷 青雲直上 一登龍門 相反詞命途多舛 一波三折 時運不濟 身敗名裂 5.例句古代的許多隱者雖隱居終南山中,卻長盼能藉此平步青雲。
高談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談」一詞出現的時間相當早,在《東觀漢記.卷一八.趙勤列傳》中就有「高譚清論」的用法。「譚」與「談」通。「高談清論」就是高雅不涉俗務地談論。後來「高談闊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見地高超、範圍廣闊地談論始見唐代呂巖〈徽宗齋會〉詩的開頭兩句「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呂巖就是呂洞賓,相傳學道成仙,為八仙之一。後來這句成語引有「痛快而無拘束地談論」的意思。例如《三俠五義》第二一回:「換盞傳杯,高談闊論。」又被引泛指沒有實質內容,空泛而漫無邊際地談論。例如《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們三個人圍著煙燈談天,席面上主賓四位,也在那裡高談闊論起來。」
忠言逆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漢.東方朔《七諫.沉江》:「痛忠言之逆耳兮,恨子之沉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