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力教育需求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力教育需求計法目錄1 前言2 教育預估法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教育計中有一向是人力教育需求的評估,以作為培育各類人力的依據,ㄧ般用來預估的方法有下列四種,這些方法各有其長處,並且不互相衝突,可以相輔相成。 教育預估法1. 人力預估法,係根據國家規劃的目的所預定出來的未來人力需求,來擬定人力教育計,未來人力的需求除以政府所規劃得目標為主要依據外,上可參酌市場需求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音樂描寫事物。其美感效果一如繪所呈現的事物風貌,故稱為「音」。
2.電影或電視劇中音響效果與面的合稱。
充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餅充飢」。見「餅充飢」條。01.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飢餅。」02.明.孟稱舜《桃源三訪》第四折:「兀記他去年此日花前笑語明,今都做充飢餅。」
繡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色。額、頭至後頸暗鼠灰色,兩側各有一條黑褐色縱紋,眼圈白色,顏臉部至側頸鼠灰色。背、腰、尾上覆羽、翼羽和尾羽等為黃褐色,飛羽內瓣暗褐色。腮、喉灰白色,胸、腹淡黃褐色,中央白色,尾下覆羽淡黃褐色。喙黑褐色,跗蹠肉黃色。
國土綜合開發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國或某一地區之人口、產業及公共設施之建設,必須配合國家或地方之經濟發展、生活環境及地理條件等作合理之分配與開發,以創造更理想和諧之生活環境;此項計稱之為國土綜合開發計。換言之,就是各種地上、地下資源之開發,各種產業用地條件之配備、人口分布、交通與通訊網建設等均作整體性之考量,使各行政業務機關在密切配合下,進行土地之開發利用,以達到國土資源效益之提昇。見國土計
面比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面比例(Aspect Ratio),是視聽媒體面的視覺比例,通常以面高度與面寬度之比例做為表示(面比例=面高度:面寬度),例如一般常見的35mm(35毫米)幻燈單片的軟片上面尺寸約為24mm x 36mm,因此面比例為2:3 (24mm:36mm)。而35mm單幅幻燈捲片的面尺寸約為18mm x 24mm,面比例3:4。126型軟片製作的幻燈單片之面尺寸為26.5mm x 26.5mm,面比例為1:1。127軟片製作的幻燈單片面尺寸為38mm x 38mm,面比例為1:1,又稱Super Slides。
  電影與電視面比例為3:4,這包括一般...
檢字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見的中文辭書檢索法。將所有的字頭依筆數多寡,由少至多依序排列。通常同一筆序中之字再依部首序排列。
造型符號與繪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的解釋以三次元的空間為場,用可視的質量為素材,賦予美的形態和雕塑的。2. 廣義的解釋廣義的含有如繪的二次元空間的形成,乃至於空間藝術、作家的創作性;在於將色、線、面等形成空間的基本因素,使之互相發生關連之同時,且實行獨自的綜合組織,使表徵出超越素材的質量與空間的侷限性美。 二、造形藝術教育的意義兒童的造形是用兒童的能力將內心之美的感動發舒之外,透過媒體材料和運用造形點線面、色彩等元素,表現兒童內心的心象世界、想像世界。 三、圖像標誌和象徵在教學上的作用與造形思維的關係1. 標幟(Index)某種根據自己和對象之間有著...
預算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預算系統(Planning Programming Budgeting System,簡稱 PPBS)牽涉的範圍極廣,譯名也很多,例如有人將其譯為計、方案、預算制度;設計計預算制度;設計、計、預算連貫作業系統;計作為,方案擬訂,預算編列;企預算或企業預算制度等等,不一而足,其譯名多的理由似乎也是導源於技術的新穎與過程的細密,依譯者著重的標準不同而有所差別。
  PPBS淵源於1915年美國杜邦公司(Dupont Co.)的預算體制,至1942年美國聯邦政府戰時生產局(War Production Bureau)所建立的預算制度,始使確立優先分配與需求的生產計可...
古騰堡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騰堡計(Project Gutenberg,簡稱PG)依西方世界第一個採用活字刷的15世紀德國印刷商命名。它的任務是把公版著作(public domain)數位化, 放在網路上供大眾自由取用。它的目標包含:(1)為社會大眾製作及散布電子文本;(2)所有的人都能接受,不受價格及近用性(硬體及軟體)的限制,電子文本沒有任何標價;(3)立即可用的電子文本,不需額外的調整,可被人眼及電腦程式讀取,甚至比紙本還受歡迎;(4)每年倍增電子文本。1971年,麥克・哈特(Michael Hart)創立古騰堡計。當年哈特在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就讀, 擔任材料研究實...
Project Gutenberg, (2011). Free eBooks by Project Gutenberg. Retrieved June 14, 2011, from http://www.gutenberg.org.邱炯友,宋雪芳(1999)。古騰堡計與電子文件建置之相關模式初探。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5(3),27-38。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