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謀深慮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韓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
大法小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盡忠職守。語本《禮記.禮運》:「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止,國之肥也。」《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一堂和氣,大法小廉,不但省了深宮無限宵旰之勞,暗中還成全了多少人才。」也作「小廉大法」。
補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居高位而助益於國家社稷。元.王伯成《貶夜郎》第四折:「翰林才顯耀徹,酒家邊還報徹,酬了鶯花志,補完了天地缺。」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展經綸補完天地,盡忠誠心若金石。」
得人死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力,拚死之力。「得人死力」指能得到他人不顧性命的為之盡忠竭力。形容非常得人心。《晉書.卷四○.列傳.賈充》:「誕再在揚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清史稿.卷四五九.蘇元春列傳》:「元春軀幹雄碩,不治生產,然輕財好士,能得人死力。」
不學無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髮:束髮。指初成年時。 (3) 階闥:指宮闈。闥,音ㄊㄚˋ,宮門。 (4) 誼形於主:對君主盡忠義。誼,音|ˋ,通「義」。 (5) 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指武帝臨終前,囑託霍光輔佐年僅八歲的昭帝。 (6) 摧燕王,仆上官:燕王與左將軍上官桀密謀殺害霍光,廢帝篡位。東窗事發後,霍光盡誅上官桀與其黨羽,燕王自盡。燕王,劉旦,漢武帝第四子。仆,傾倒。上官,上官桀,武帝時為太僕,臨終時又命為左將軍。與霍光為親家,子為驃騎將軍,封桑樂候,孫女為昭帝后,權傾一時,遂與霍光爭權,後因與燕王謀反失敗被誅。 (7) 處廢置之際:指昭帝崩後,欲立武帝孫昌邑王劉賀為帝。劉賀入宮後,行為放蕩淫亂,霍光...
忠孝雙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忠國家和孝順父母兩者都能兼顧。元.秦𥳑夫《剪髮待賓》第一折:「那個不說兒文章虧殺了娘針線,學成了詩云子曰,久以後忠孝雙全。」也作「忠孝兩全」。
開布誠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1>之為相國2>也,撫百姓,示儀軌3>,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4>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5>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注解〕 (1)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
竭誠盡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忠誠和氣節。《隋書.卷七一.誠節傳.游元傳》:「公之弟兄,青紫交映,當謂竭誠盡節,上答鴻恩。」
忠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盡忠而犧牲生命的人。如:「抗日忠烈令人景仰。」
深謀遠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韓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