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8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見獵心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欲試;也單指見到喜愛事物而心中欣喜。如《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公子何不作一番我看,或者我見獵心喜,領會得一兩件也不見得。」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些人企圖為犯人開脫,全部處死,一天之內就處死了四百多人。定襄的人民聽到了這個消息後,即使天氣並不冷,都害怕得發抖起來。後來「不寒而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內心恐懼極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於語尾,表驚嘆的語氣。如:「好哇!你然悶不吭聲的躲在這裡。」《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那張老頭兒聽了說道:『好哇!正是這話了。』」
心花怒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覺經》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成就正覺1>,心華2>發明,照十方剎3>。 〔注解〕 (1) 正覺:真正的覺悟。 (2) 心華:心華指人之本心,「華」同「花」,音ㄏㄨㄚ。以花喻本心之純淨,故稱「心華」。 (3) 十方剎:即「世界」。十方,梵語,四方上下的總稱。剎,梵語,土地之意。
心不在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歧路燈》第五九回:「譚紹聞心不在焉,是未曾聽著。」
每下愈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戰國時代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有一次,東郭子問莊子:「所謂的『道』,究在什麼地方?」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說:「請你舉出具體的例子,清楚指明。」莊子說:「在螻蟻身上。」東郭子說:「高妙的『道』,為什麼會在這樣卑下的地方呢?」接著莊子又舉了愈來愈卑下的例子,如:稊稗、磚瓦、屎溺。東郭子聽到後來,便不作聲了。莊子於是就說:「你所問的問題,就跟以前有個名叫獲的市場主管問市場管理員用腳踩豬的問題一樣。市場管理員要判斷豬隻的肥瘦,必須用腳踩著豬的小腿部分去試,因為這小腿部分最不易長肉,如果這部分的肉愈多,就可以知道豬隻...
逃之夭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三俠五義》第六回:「包公接到文書,將一切事宜交代署印之人,自己住廟。李保看此光景,將銀兩包袱收拾收拾,逃之夭夭了。」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演義.第三九回》李典見勢頭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時,火光中一軍攔住。當先大將,乃關雲長也。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于禁見糧草車輛,都被火燒,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蘭、韓浩來救糧草,正遇張飛。戰不數合,張飛一槍刺夏侯蘭於馬下。韓浩奪路走脫。直殺到天明,卻纔收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後人有詩曰:「博望1>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2>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夏侯惇收拾殘軍,自回許昌。 〔注解〕 (1) 博望:縣名。地約在今河南省南陽縣東北。漢時設置,為武帝封張騫的侯國。相傳諸葛亮曾在這裡用火攻,打敗了夏侯惇十萬大兵。 (2) 直須:須、還要。
弄巧成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蓋屋,畢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會、聚。如:「集合」、「聚合」、「悲歡離合」。《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合大夫而告之。」《後漢書.卷一九.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成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