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篇〈上安州李長史書〉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安州遊歷時寫給李(京之)長史自我推薦的書信,期望得到賞識而受到任用。在這之前,李白曾經得罪李長史,但李長史原諒了他,所以在書信中,他引用《世說新語.政事》:晉代王承任東海郡太守時,有一個人因為在老師家讀書讀到太晚,回家時犯了宵禁,王承就說:「鞭打像甯越一樣勤學的人來樹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於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這則故事來讚揚李長史的寬宏大量,並且表明會將李長史的恩德刻在骨頭,記在心上。後來「刻骨銘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感受深刻,難以忘懷。
一言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秦國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被圍,情況相當危急。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援,想聯合楚國來抵抗秦國。平原君要從門下食客選二十個人一起去楚國,但挑來挑去只挑到十九人,還剩一個人挑不出來,有個叫毛遂的人便自我推薦,平原君就接納他。到了楚國,平原君一直不能說服楚王援助趙國。毛遂仗劍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勢,義正詞嚴,氣勢凌人,楚王便答應與趙國訂立盟約。平原君完成任務回到趙國後,讚賞毛遂說:「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我們趙國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呂還要有份量。毛先生的口才,真是比百萬軍力還要強大。」自此便一直將毛遂奉為上賓。後來「一言九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說話很有分量。後亦用於形容說話很有信用...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而不聞,縱放心靈於世俗之外,在不求建樹的環境中自由自在生活,這就是有所作為卻不自恃。像這樣處處標榜自我的作法,本來是很容易遭受傷害的,你如今把自己裝作很有智慧用以驚嚇眾人,用修養自己的方式來突顯他人的汙穢與低下,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高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一般明顯而清楚。如今你得以保全身軀,不聾不跛地處於尋常人的行列中,已經是萬幸了,哪還有什麼閒暇抱怨上天呢?」典源又見《莊子.山木》。內容則是表述孔子困於陳、蔡之間時,大公任去慰問他,向他說明:或許是因為他賣弄聰明,去驚駭世俗的愚人;修身立德,去突顯別人的汙穢,光芒外露,就像日月一般往來人群之中,顯而易見,所以如今才無法免於被排斥的禍患。後來...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1.1 發展由來1.2 自我中心語言(私自對話)1.3 最近發展區(近側發展區)1.4 鷹架理論1.5 參考資料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發展由來此為皮亞傑之後的發展理論,強調發展是一種連續的過程,在這時候的重點主要有三項,自我語言中心或是稱為私自對話,還有最近發展區(近側發展區)最後是鷹架理論,此三者構築了發展理論的全部。 自我中心語言(私自對話)...
脫穎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穎而出」原作「穎脫而出」。據《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載,戰國時,秦國出兵攻打趙國,包圍了趙都邯鄲,情況十分危急,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國,請求援救。平原君打算在其門下食客挑選出二十個文武人才一同前往,但只選出十九個,剩下的都不符合條件。這時,有一個名叫毛遂的人,主動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請求加入前往楚國的行列。平原君問:「你在我門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說:「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裡的錐子一樣,立刻就會顯露出鋒利的錐尖。而你在我門下三年了,我卻沒聽說過你有什麼表現,你還是留下吧!」毛遂說:「我現在自我推薦,就是請求你把我放進袋子裡,如果早點有這樣...
多元文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 多元文化課程目標多元文化教育主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進而充實知識及自我探究的能力,可透過四步驟循序完成:1. 自我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自我概念,使其認同自己的文化。2. 多元文化意識:了解社會文化的多樣性,進而減低偏見及刻板印象。3. 跨文化能力:透過群際關係的了解,培養自我
後設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能力把這個新的知識傳遞給其他人。 後設認知策略 類同於後設認知式的程式是無所不在的,尤其是在討論自我規範式的學習時更是如此。致力於後設認知是優良的自我規範學習者一個鮮明的特徵。其策略的選擇與應用,包括了像是持續不斷地嘗試去計畫、檢驗、監督、選擇、修訂、評估等活動。後設認知是「穩定」的,因為學習者的初始決策是衍生自他們多年學習經驗裡對於自我認知的相關實證。同時,它也是「情境...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練習之後,小組活動才算完成。2.答案單:提供作業單的解答,在小組討論後由教師分發給各小組自行訂正,並自我檢討,強調立即回饋的效果。3.小考測驗卷:在每單元結束後,教師立即進行小考測驗,由同學自己作答。測驗分數不僅影響個人成績,亦會影響小組得分,為了在測驗上有良好表現,個人在小組討論並練習作業單時應力求瞭解,不懂之地方立即請益同學。4.觀察表:主要用來了解學生在小組學習時,利用合作技巧的情形。觀察表上所要觀察的技巧可由教師依學生的合作技巧能力加以決定。5.小組總分單:用以記錄各組學生進步分數之情形。 二、決定基本分數基本分...
角色取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張角色取替的發展與認知發展相關,呈階段性,是漸進發展的,其角色取替論發展階段共分5階段:第0階段─自我中心期(3~6歲):認為自己所想的就是別人想的。第1階段─主觀期(6~8歲):發現別人的想法可能與自己不同,但自己無從瞭解。第2階段─自我反省期(8~10歲):具第二者的觀點。發覺自己與他人想法間有關係,故會嘗試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斷他人的想法。又稱第二人觀點期。第3階段─相互觀點期(10~12歲):具第三者的觀點,能以第三者的角色分析他人的事情,屬...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不是外控的,而是內發的,他主張教學時宜採啟發方式,讓兒童在學習活動中自己發現原理原則,因認知理解而自我滿足,自會使學習活動產生增強作用。 敘事研究  1991年,布魯納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的人文學術期刊《批評探索》發表文章,標題為「敘說建構的真實」。他認為人們以敘說過程中所要探索的「心理真實」,來決定將片斷的經驗置於具連貫性與整體性的脈絡中加以獲得。文中他提出人們的心理會透過文化產品(如語言和其他符號體系)的調解,建構出其對真實的意識。他特別集中將敘事的理念視為這些文化產品之一。布魯納詳細說明敘事研究的十種特徵:歷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