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證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證明事實的憑據。[例]沒有證據,千萬不能隨便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捏造罪名,陷害他人。如:「汙衊」、「衊」。
精忠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廷極大的恩惠,應當要『盡忠報國』,如今竟然企圖將帝位交給別人!縱使你們要取我的性命,我也不能因此毀謗陷先帝。」劉昉等人知道無法讓他屈服,只好代他簽署。「盡忠報國」這句成語由此而來,意思是竭盡忠誠報效國家。而「盡忠報國」另一個較廣為人知的典故是《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列傳》中所載記岳飛的事跡。宋朝名將岳飛被捕入獄後,何鑄受命前來審問他,他撕裂衣服露出背上刺的「盡忠報國」四字,以證明自己對國家的忠心不二。文中,「盡忠報國」同樣是指竭盡忠誠,報效國家之意。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進監獄。昆山有個官僚地主葉方恆,想吞沒顧炎武家的田地,買通顧家的僕人,告顧炎武通海。葉方恆還把顧炎武抓起來,私設公堂,逼他自殺。顧炎武一些朋友為了搭救他,去找在清朝做官的錢謙益幫忙。錢謙益本來是南明弘光政權的禮部尚書,又是個出名的文學家,清兵下江南的時候,他投降了清朝,名聲不好。錢謙益表示,只要顧炎武承認是他的學生,他願意保顧炎武出獄。那位朋友知道顧炎武不肯那樣做,就自作主張,假造了一張顧炎武的名帖,送給錢謙益求助。這件事讓顧炎武知道了,直怪那朋友多事,非要把名帖討還不可。朋友不肯討還,他...
昏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花耳聾,神智昏亂。《遼史.卷九九.蕭撻不也傳》:「不勝搒掠,伏。上引問,昏聵不能自陳,遂見殺。」《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太公淹淹在床,一日昏聵的狠,一日又覺得明白些。」
捏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編造、假造。《儒林外史》第二回:「這就是周先生看見我這一集上只有荀家有幾個錢,捏造出這話來奉承他,圖他個逢時遇節,他家多送兩個盒子。」《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諸城的百姓也實在刁的很,這樣的事都會平空捏造告得人麼?我也沒工夫去合他質證真假。」也作「捏弄」。
城下之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煥列傳》:「然都人驟遭兵,怨謗紛起,謂崇煥縱敵擁兵。朝士因前通和議,其引敵脅和,將為城下之盟。」
從實招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命做原原本本、詳實的陳述。《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上天對我說道:『殺井家婦人杜氏的,是這個大覺。』快從實招來。」《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從實招來,是誰教你告的。」
昭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清冤枉。《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那也是他學裡幾個秀才賴他的,後來這件官事也昭雪了。」《老殘遊記》第一八回:「職員沉冤,蒙大人昭雪,所有銀子聽憑大人發落。」
生殺予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一○二.劉聰載記》:「今王沈等乃處常伯之位,握生死與奪於中,勢傾海內,愛憎任之,矯弄詔旨,欺日月,內諂陛下,外佞相國,威權之重,侔於人主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