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1.4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惄如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早晨。惄如調饑指憂思想念至為殷切,如同早晨腹饑思食一般。《詩經.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
供需失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品的供給與需求產生不相調合的現象。如:「連續颱風來襲,使得蔬菜供需失調,價格上漲。」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整提高。如:「國際原油價格常因中東戰事而調漲。」
朗誦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語言音調為基礎吟唱性質的曲調。節奏自由、伴奏簡單,常用於歌劇、神劇等大型聲樂曲中。也稱為「宣情調」、「宣敘調」。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曲形式的一種。源於十九世紀末美國南部,慢速含有幾許憂鬱氣氛的爵士音樂、歌曲。也稱為「布魯斯」、「勃露斯」。
2.一種舞蹈。節奏為四四拍,每一慢步二拍,一快步一拍。主要步法為前進走步、後退走步及併步。也稱為「四步舞」。
認知失調(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失調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范士庭(L. Festinger)所提出,是解釋心理平衡的理論之一;該理論的要點為:個體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傾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內在的認知與外在的行為和諧一致,但是當兩者不一致時即失去平衡,使個體覺得緊張,因此產生欲行恢復平衡的內在動機。另一種情形是,對同一事物有兩種以上的認知,而這些認知之間彼此有矛盾,致使個體認知上產生衝突而引發心理失衡現象。故認知失調具有動機作用,同時也是近代社會心理學家用來解釋態度改變的重要理論。
  認知失調論在社會心理學的應用上主要有兩種典型:(1)決策後的認知失調:個體經常需要在多種選擇中做決定,在決定之後,也許會發現所選擇的...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歌仔戲中文戲的重要唱腔曲調。多用於悲傷場面,主要是以臺灣各地的地方小調為基礎而加以變化,故種類繁多。如宜蘭哭、艋舺哭、臺南哭、正哭調、反哭調等。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西洋音樂中用來表示調性的記號,有升記號(#)與降記號(b),通常寫在五線譜譜號之後。key signature中譯名。
2.漢語中用來區別聲調的符號,陰平是「一」,陽平是「ˊ」,上聲是「ˇ」,去聲是「ˋ」,輕聲是「.」。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動分配。《海上花列傳》第一九回:「陶雲甫乃去調派。先是十六色外洋所產水果乾果糖食暨牛奶點心,裝著高腳玻璃盆子,排列桌子。」
調性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名詞。與調性音樂相對立,這種音樂出現於二十世紀初期,它摒棄傳統調性音樂使用的緊張與解決「屬音與主音和聲」關係,不以大、小調來限制和弦的選擇與進行。建立無調性音樂的先驅者荀貝格(A. Schönberg, 1874-1951),他的目的是解放和聲,主張音階中十二個半音都能獨立及自由地運用,消除不協和音必須要解決的觀念。從歷史的觀點來看,無調性音樂的觀念其實是沿著西方傳統逐漸發展成形的。十八世紀早期的作曲家,已開始利用連續轉調或半音暫時掛留的技巧,來造成調性暫時不穩之感覺效果,巴赫(J. S. Bach, 1685-1750)的《半音幻想曲》(Chromatic Fantasy)便是一例。後來...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