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7.48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惄如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早晨。惄如調饑指憂思想念至為殷切,如同早晨腹饑思食一般。《詩經.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
手眼協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體行為的發展乃是連續的、不斷分化統整、循序漸近的組織歷程,大致而言,嬰幼兒手眼協調的發展約有如下特色:
1.嬰兒出生時瞳孔沒有顯著的反射作用,十五天後雙眼開始有了調和作用,也能追尋光線的移動。一個月之前,眼睛能注視一個物體。2.大約三個月後,眼肌比較能夠互相協調而看清事物和追隨成人的活動而移動。由於經常用到手,所以也逐漸發生手眼協調的活動。3.三至六個月嬰兒能逐漸控制頸部和手臂的肌肉,故常常有仰頸或伸手抓取物品的傾向,眼睛能較長久地注視,所以手眼協調的動作日益熟練進步。4.嬰兒七至九個月能控制軀幹和手部肌肉,開始用手掌抓取或握著物品。這階段由於喜愛指東西或探索洞穴,所以食指開始...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整提高。如:「國際原油價格常因中東戰事而調漲。」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護保養。《紅樓夢》第一六回:「偏那秦鐘秉賦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風霜,又與智能兒偷期繾綣,未免失於調養,回來時便咳嗽傷風。」
供需失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品的供給與需求產生不相調合的現象。如:「連續颱風來襲,使得蔬菜供需失調,價格上漲。」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西洋音樂中用來表示調性的記號,有升記號(#)與降記號(b),通常寫在五線譜譜號之後。key signature中譯名。
2.漢語中用來區別聲調的符號,陰平是「一」,陽平是「ˊ」,上聲是「ˇ」,去聲是「ˋ」,輕聲是「.」。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曲形式的一種。源於十九世紀末美國南部,慢速含有幾許憂鬱氣氛的爵士音樂、歌曲。也稱為「布魯斯」、「勃露斯」。
2.一種舞蹈。節奏為四四拍,每一慢步二拍,一快步一拍。主要步法為前進走步、後退走步及併步。也稱為「四步舞」。
朗誦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語言音調為基礎吟唱性質的曲調。節奏自由、伴奏簡單,常用於歌劇、神劇等大型聲樂曲中。也稱為「宣情調」、「宣敘調」。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歌仔戲中文戲的重要唱腔曲調。多用於悲傷場面,主要是以臺灣各地的地方小調為基礎而加以變化,故種類繁多。如宜蘭哭、艋舺哭、臺南哭、正哭調、反哭調等。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動分配。《海上花列傳》第一九回:「陶雲甫乃去調派。先是十六色外洋所產水果乾果糖食暨牛奶點心,裝著高腳玻璃盆子,排列桌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